世界长寿之乡广西巴马
世界长寿之乡广西巴马
巴马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西北部,全县总面积1971平方公里,聚居着瑶、壮、汉等12个民族,总人口约30万人。巴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山多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土地对于当地农民显得万分珍贵和珍惜。巴马最高处海拔1216米,最低处221米,一般在600至800米之间,境内盘阳河自北向南悠然而下,将石山带和土山带一分为二,恰似银河系牛郎,两岸相望,很为奇特。
巴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蕴藏着丰富的溶岩溶洞,年平均气温20.4℃,年无霜期337天以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巴马原写作“岜马”,源于壮语。“岜”壮语译意为山坡之意,“马”壮语译意为马,“岜马”意为马形之山。后因“岜”与“巴”同音,改为巴。明朝以岜马山之名置岜马巡检司,清朝因之,民国置岜马乡,为万冈县治所。因该地有瑶族居住,1956年在原万冈县地域基础上置巴马瑶族自治县,因巴马山、巴马巡检司、巴马乡而得名。
而让巴马闻名世界是1991年11月1日在日本东京召开的国际自然医学会第13次会议上,在五个被国际自然医学会认定的世界长寿之乡中,中国广西巴马是长寿乡之首。2003年11月,国际自然医学会授予巴马“世界长寿之乡”证书。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巴马瑶族自治县百岁老人比例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位居世界五大长寿乡之首。对人生的长短,有着不尽其数的名言:万寿无疆,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每一个人,都希望活的更长久,多活一天总是好的 ,哪怕明明知道“人生七十古来稀”,但仍然执着地追求长命百岁。
巴马,自古长寿现象源远流长。在清代,嘉庆皇帝闻知巴马境内有一瑶族老人名叫蓝祥,高寿142岁,特题诗赠予。称其为"烟霞养性同彭祖,花甲再周衍无极"。在上世纪90年代,还有130岁长寿者存在。
为什么在巴马,老人年过70还皮肤红润、光泽,头发乌黑,双眼清澈有神,可以健步如飞、穿针引线、上山砍柴、下地干活。百岁以上的女性脸上很少长老年斑,这样的奇迹可谓世间罕见!
其实巴马长寿的老人的秘诀,与生活习惯影响不大,首先得益于大自然良好环境的赐予,多半与环境有关。巴马风景秀丽,空气新鲜,气候宜人,阳光充足。环境安静,无嗓音干扰,地势高,空气中阴离子较多。这样的地理环境对于人体的健康与长寿有密切的关系。
广西巴马这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近些年,作为“世界长寿之乡”的巴马,缔造了“养生传奇”,使得游客、养生者纷至沓来。巴马森林覆盖率高、河流冲刷及海拔高等原因,使得这里的空气十分清新宜人。负离子不仅能起到净化空气作用,而且使人精神振奋,增强肌体抵抗力,促进新陈代谢过程,消除呼吸道炎症,缓解支气管哮喘,稳定血压。
在巴马当地人中,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发病率相对较低,大部分老人都是无疾而终。巴马的磁场,更是由于一条直接切过地幔层的断裂带而大为增强,从而促进居住者血液循环,提高人的睡眠质量。自然环境,自在生活,自会让巴马寿星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