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连特色舞蹈《长穗花鼓》与《满乡铃鼓》的魅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连特色舞蹈《长穗花鼓》与《满乡铃鼓》的魅力

引用
5
来源
1.
https://wca.org.nz/juyuan_members.aspx?lMFikFIwvkANgKBNohe88O0LWudAeJ1M*!*
2.
https://m.ximalaya.com/ask/t6765406
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B%BF%E6%97%8F%E6%96%87%E5%8C%96
4.
https://eol.shzu.edu.cn/meol/analytics/resPdfShow.do;jsessionid=C05EEF1ADADC50BDD2E638BC09908A8D?resId=151212835&lid=5229
5.
https://www.lingyuan.gov.cn/html/LYSZF/202311/0169961068163943.html

大连,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不仅拥有迷人的海岸线和现代化的都市风貌,更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名城。在这片土地上,孕育出了许多独特的民间艺术瑰宝,其中《长穗花鼓》和《满乡铃鼓》便是最具代表性的两种传统舞蹈。

01

长穗花鼓:从田间地头到国际舞台

长穗花鼓,又称“花鼓灯”,是大连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起源于金州复州湾一带的农村。据考证,这种舞蹈形式最早可追溯到清朝末年,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它最初是农民在田间劳作时自娱自乐的歌舞形式,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完整的艺术形式。

长穗花鼓最显著的特点是其独特的道具——长穗花鼓。这种鼓不同于普通的腰鼓,而是用竹子和牛皮制成,鼓槌上系有长长的流苏,舞动时流苏飘逸,极具观赏性。舞蹈动作以“扭、闪、转、跳”为主,配合欢快的锣鼓点,展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热烈的喜庆氛围。

长穗花鼓的表演形式多样,既可以是单人独舞,也可以是双人对舞或多人群舞。在大型演出中,常常可以看到数十人甚至上百人同时表演的壮观场面。舞蹈队形变化丰富,时而如波浪起伏,时而如花朵绽放,极具视觉冲击力。

值得一提的是,长穗花鼓不仅在大连地区广受欢迎,更曾多次代表中国出访演出,登上国际舞台。2008年,长穗花鼓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大连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

02

满乡铃鼓:满族文化的瑰宝

满乡铃鼓,又称“太平鼓”,是大连地区满族聚居区流传下来的一种传统舞蹈,主要流行于普兰店区和庄河市等地。这种舞蹈最早可追溯到清朝时期,是满族人民在节庆和祭祀活动中表演的歌舞形式,承载着浓厚的满族文化传统。

满乡铃鼓的表演道具是一种特制的铃鼓,鼓面蒙有羊皮或牛皮,鼓柄上系有铜铃。表演时,舞者手持铃鼓,边敲边舞,鼓声和铃声交织在一起,形成独特的音乐效果。舞蹈动作以“摆、扭、跳、转”为主,配合满族特有的“安代舞”步伐,展现出满族人民豪迈奔放的性格特征。

满乡铃鼓的表演形式多样,既可以是单人独舞,也可以是双人对舞或多人群舞。在大型演出中,常常可以看到数十人甚至上百人同时表演的壮观场面。舞蹈队形变化丰富,时而如波浪起伏,时而如花朵绽放,极具视觉冲击力。

满乡铃鼓的表演内容多与满族的生产生活和民俗风情相关,如表现狩猎、农耕、祭祀等场景。舞蹈中还融入了满族的民歌和说唱艺术,使表演更具感染力。

近年来,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文化遗产,大连市政府和文化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建立传承基地、开展校园教学、举办文化节等。满乡铃鼓不仅在大连地区广受欢迎,还曾多次参加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向世界展示满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03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让这些传统文化瑰宝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大连市政府和文化部门积极采取措施,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一方面,通过建立传承基地、开展校园教学等方式,培养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许多学校将长穗花鼓和满乡铃鼓纳入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另一方面,通过举办文化节、组织演出等活动,为传统文化提供展示平台。每年的“大连国际民间艺术节”上,长穗花鼓和满乡铃鼓都是不可或缺的表演项目,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观众。

此外,还鼓励艺术家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例如,一些艺术家尝试将长穗花鼓和满乡铃鼓与现代舞蹈元素相结合,创作出新的艺术作品。

长穗花鼓和满乡铃鼓作为大连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展现了大连的历史底蕴,也为游客提供了深入了解这座城市魅力的机会。它们不仅是大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展示了大连人民的热情与创造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