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袁世凯为何一心复辟帝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袁世凯为何一心复辟帝制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4GIPLB205562IRX.html

袁世凯在签订《中日民四条约》后,开始加速推进复辟帝制的进程。他通过修改《大总统选举法》,为自己量身打造了一个终身制的总统职位。然而,他的这一举动不仅没有得到列强的支持,反而引发了南方各省的强烈反对。本文将深入分析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原因和过程,以及这一历史事件背后的政治博弈。

随着《中日民四条约》的签订,袁世凯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下了。出卖了这么多国家利益,背负这么多的骂名,袁世凯认为这下怎么也把日本人给喂饱了。既然登基路上最大的拦路虎已经不存在了,那自己也就无需再顾忌什么了,于是乎袁世凯在复辟帝制的不归路上加速狂奔起来。

早在签订《中日民四条约》的前一年的1914年,袁世凯实质上解散了国会,于是袁世凯指使完全听命于他的政治会议对《大总统选举法》进行了大肆篡改。

重修后的《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的一届任期长达十年,并且不限制任期次数还可以连续参选!而且总统候选人提名权也被给现任总统掌握,每次选举都由现总统提出三名候选人,换言之现任总统如果只提名自己一个人参选也是合规的!

这《大总统选举法》实际上就是袁世凯为其终身出任总统量身打造的,按照该选举法袁世凯不但和皇帝一样终身制,还能像是皇帝一样立太子(指定候继任人)。所以啊,蒋介石在台湾搞得那一套父死子继,直接是从袁世凯这里抄的作业,北洋和民国果然是一家啊。

袁世凯所谓复辟的帝制,按他的说法必须是立宪制的。所以袁世凯这个民国大总统其实已经和他所追求的皇帝,已经没有任何区别了,仅有的差别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因此我们今人读这段历史,都会感到一丝疑惑——袁世凯干嘛非要给自己来一个黄袍加身?他不已经是实质上的皇帝了吗?

这可能源于袁世凯的自尊心吧,作为一代枭雄,一个强权军阀,他内心并不愿意接受那些列强强加的屈辱条约,所以他希望能把国家带向强大。可是袁世凯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怎么做才能达成目的,作为一个传统的封建社会读书人,他的思想和视界让他认为自己登基称帝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是实现自己目标的唯一办法。

袁世凯这么一代奸雄似乎陷入了某种思维逻辑陷阱里,他将一切解决问题都归纳为称帝后就能迎刃而解,因此一头扎进复辟帝制中而不能自拔。

袁世凯显然忽略一个最简单的事实——中央高度集权的清帝国可是被他一手轻松葬送的。作为中国历史封建王朝中央集权大成者的清朝,尚且在近代文明的冲击下都迅速土崩瓦解,他袁世凯走封建王朝那一套老朽的路子怎么可能会有未来呢?

袁世凯一心称帝跟他的班底也有很大的关系。

就像是曹操随着他的地盘越来越大,他实际上掌握的权力越来越多,不管他想不想取代汉朝,他的手下都已经事实上在做着架空汉朝政权的各种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曹操的集团已然和汉朝水火不容只能存一,因此曹操称不称帝都已经不重要了,汉朝被曹魏取代已经只是一个何时走改朝换代仪式的问题。

袁世凯身边人都是清王朝的遗老遗少,他们满脑子都是对于封建王朝王侯荣耀富贵的记忆。因此尽管有段祺瑞、冯国璋等北洋实力派反对袁世凯称帝,但是积极怂恿他称帝,期望从而凭拥戴之功获得封赏者(这种人在历史上有个专门叫法帝王学者)才是他身边的主力。

正是这一个庞大的集团,一路支持着、推着袁世凯向复辟帝制前进。而袁世凯作为一个前清重臣,他的思想也始终停留在了封建帝制时代,他顽固地拒绝进步,主动迎合这些前清遗老遗少,将他们作为自己维持统治的基石。

然而这个集团的缺点也十分突出,他们之中真正手握兵权者寥寥。

不过令袁世凯闹心的是,尽管他给予了日本那么多的好处、甜头,甚至为此不惜为此成为了国贼,可是日本依旧还是不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

在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前夜,日本政府拉上英国政府,两者共同照会袁世凯反对他称帝。

说实在的,这个英日组合挺奇怪的。

日本希望中国保持分裂,以便于它分而治之蚕食中国的领土。而袁世凯复辟帝制目的之一就是加强中央集权,所以日本十分担心袁世凯复辟帝制后,会真的建立起一个强势的中央政府。

因此日本一直持反对袁世凯复辟的立场,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但是英国其实一直是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因为英国对中国没有太多土地上的野心,它想要获得的是经济利益。所以英国朝野一直有一种共识——拥有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的中国,英国能更好的与其合作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因此英国认为袁世凯复辟是符合自己利益的,对于袁世凯复辟,英国一直都是大开绿灯甚至是怂恿。

英国之所以会这么认为,源于当时它对中国政府的渗透远超日本。

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海关逐渐为列强所掌握,这其中最知名的就是担任清朝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罗伯特·赫德了。随着北洋政府建立,外国人掌握中国关税的这种状况非但没有改变,反而更加变本加厉了。

1915年民国税务部的外班(主要为海关人员)4233名雇员中,外国人多达881人。而外班的490名负责人包括监察长、副监察长、验雇员、验货员、检查长、副检查长、检查员、稽查员等,其中仅仅只有14名最底层的稽查员是中国人外,其它职位都被外国人所占据。

这些外籍人员中英籍人员又高达152人,而且普遍占据高位。由于这一层关系,英国商船包揽了中国42%的外贸海运量,赚得是盆满钵满。而相对的日本只有37人(1896年前没有日本人,1905年有16名且都是帮办<主管助手>)在中国海关供职,并且职位普遍较低。

日本之所以要拉上英国一道发布照会,显然是因为觉得自己的影响力不足。而英国跟着趟这滩浑水,应该只是为了维持英日同盟,以及为了在一战特殊时期将日本绑在自己的战车上。

作为当时东亚列强龙头的英国,由于它有求于日本大大促进了日本的野心膨胀,但是日本当时的国力却不足以支撑它的对华野心。后来日本大隈内阁之所以会铤而走险选择将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与北洋皖系段祺瑞政府签订《西原借款》,正是日本的野心超越自己实力的一种具现。

对于这个英日照会,袁世凯心知肚明是日本在背后搞鬼。

眼见自己委曲求全那般出卖国家利益喂这小日子了,这小日子还不依不饶地,佛都有火,何况是独夫袁世凯呢?

于是袁世凯派人私下警告日本大隈内阁,再对自己称帝说三道四,那《中日民四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全部统统地作废,你要打俺陪你!

呵呵,袁世凯对于日本终于硬气了一回,因为它碍着自己称帝了。

果然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眼见袁世凯陛下动了真火,大隈内阁乖乖地闭上了嘴。

终于一切障碍都被扫除了,袁世凯心念念的皇袍现在可以披上了,向着自我毁灭迈出那最关键的一步。

所以啊,北洋军阀对于列强的骨气,只有在他们认为的自身核心利益遭受侵犯时才会显露出来。

但是自从太平天国起义以来,南方各省的离心倾向日益明显,辛亥革命更是导致了南方各省实质上的自治。南方各省在辛亥革命后大量组建民军实质上实行割据,袁世凯之所以借善后大借款,其中一部分就是为了给这些民军发遣散费。

二次革命虽然迅速失败,但是北洋军也仅仅是进入了长江中下游各省,更南方的诸省还被当地实力派,也就是所谓的都督们所控制,他们都对北洋政府阳奉阴违。共和派一直在这些省积极活动,联合这些都督们反对袁世凯复辟。

袁世凯难道就没担心过南方的这些手握重兵的都督们会反对他吗?

下一篇,我们来看看袁世凯是如何踏出那自我毁灭的一步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