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夏淑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里的坚韧见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夏淑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里的坚韧见证

引用
新华网
9
来源
1.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40403/6408f392c2dd4ccc8cd030ae5f5062f3/c.html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37516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484V1EP05562YWJ.html
4.
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4-12/13/content_272652.html
5.
http://www.js.xinhuanet.com/20241011/a18bc87b3ff94d33a14d2d58641b192a/c.html
6.
https://politics.gmw.cn/2024-12/13/content_37734958.htm
7.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41201/0f6156802a814c5abe88a151a654c38e/c.html
8.
https://m.voc.com.cn/xhn/news/202412/21463397.html
9.
https://www.yzwb.net/content/1952056.html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破,一场持续六周的人间浩劫就此展开。在这场惨绝人寰的悲剧中,一个8岁女孩的命运,成为了这段历史最令人揪心的注脚。

这个女孩就是夏淑琴。那天,日军闯入她所住的院子,残忍地杀害了她的家人。夏淑琴的父亲被枪杀,母亲被刺死,两个姐姐惨遭蹂躏后遇害,外公外婆也未能幸免。在绝望与痛苦中,夏淑琴身中三刀昏死过去。当她醒来时,身边是亲人冰冷的尸体,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血腥味。

87年后的今天,夏淑琴已经是一位95岁的老人。她无数次站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哭墙”前,鞠躬、献花、默哀,祭奠那些在87年前遇难的亲人和同胞。对她来说,这不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责任——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她必须让更多人了解并记住这段历史。

“只要身体允许,我就要来。不来我心里难安啊!”夏淑琴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执着的信念。她不仅自己坚持参加各种纪念活动,还鼓励后代继续传承这份历史记忆。在她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研究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为维护和平、防止历史重演贡献自己的力量。

夏淑琴的故事,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群体的缩影。他们用亲身经历诉说着那段黑暗的历史,用坚韧的精神支撑着自己和他人继续前行。正如一位历史学者所说:“幸存者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者。他们的存在,让我们更加明白和平的可贵。”

如今,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已寥寥无几。截至2024年12月,由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册的在世幸存者仅剩32位。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历史的见证者正在一个个离我们而去。但正如夏淑琴所说:“我已经95岁了,但我还在等,等到日本政府承认他们的罪行,向我们道歉的那一天。”

夏淑琴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的苦难史,更是一部民族的精神史。她用自己的坚韧和执着,为后人树立了一座精神丰碑。正如一位作家所说:“历史的伤痕需要时间去抚平,但历史的真相不容抹杀。夏淑琴老人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段历史,也守护着民族的尊严。”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每一块砖石都承载着沉痛的记忆,每一面墙壁都在诉说着历史的真相。而夏淑琴,这位95岁的老人,用她的一生,为这段历史作证,为民族的尊严和和平的未来不懈努力。她的故事,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开创未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