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贾玉铭的“基督人”理念:内涵、影响与现实意义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贾玉铭的“基督人”理念:内涵、影响与现实意义

引用
9
来源
1.
http://ts.zhsw123.com/plugin.php?id=jameson_read&contrl=index&act=zuozhe&zuozhe_name=%E8%B4%BE%E7%8E%89%E9%93%AD
2.
https://stemitv.org/Home/qanda/8680
3.
https://chiwaiwu.wordpress.com/2024/07/19/%E8%8F%AF%E4%BA%BA%E6%95%99%E6%9C%83%E6%8F%AE%E4%B9%8B%E4%B8%8D%E5%8E%BB%E7%9A%84%E3%80%8C%E5%9F%BA%E8%A6%81%E4%B8%BB%E7%BE%A9%E3%80%8D%E4%B9%8B%E4%B8%80%E6%AD%B7%E5%8F%B2%E7%AF%87%EF%BC%89/
4.
https://www.bdcconline.net/zh-hans/stories/jiao-weizhen/
5.
https://chinesecs.cn/6679.html
6.
https://biblereader.cn/%E4%BA%B2%E5%B2%91%E5%A4%9A%E5%A4%AB%E7%AE%80%E8%A6%81%E7%94%9F%E5%B9%B3.html
7.
https://belovedservantmoses0.wordpress.com/2024/02/05/%E8%81%9A%E6%9C%83%E8%99%95%E4%B8%83%E5%A4%A7%E4%BD%BF%E5%BE%92%E5%8F%8A%E5%85%B6%E7%B5%90%E5%B1%80/
8.
https://www.ingrace.cc/sites/2547.html
9.
https://culturepaedia.singaporeccc.org.sg/zh/social-practices/singapores-chinese-protestants-in-transition-from-china-orientation-to-local-orientation-in-the-20th-century/

贾玉铭(1880-1964)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基督教神学家和教育家,其“基督人”理念在中国基督教史上具有重要影响。这一理念不仅体现了他对基督教信仰的独特理解,也反映了民国时期中国基督教基要派运动的思想特征。

01

“基督人”理念的内涵

贾玉铭的“基督人”理念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通过认识耶稣基督恢复灵生命,二是通过实际行动成为完全得胜的人。他认为,真正的基督徒不仅要接受耶稣基督为个人的救主,更要通过持续的灵性追求和生活实践,实现生命的完全和得胜。

这一理念的神学基础是基督教的救赎论和成圣论。贾玉铭强调,基督徒的生命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因信称义,即通过信仰耶稣基督获得罪的赦免;其次是成圣,即通过圣灵的工作和信徒的配合,逐步克服肉体的软弱,达到生命的完全。

02

基要派背景下的“基督人”理念

在民国时期的中国基督教界,基要派运动对贾玉铭的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基要派强调圣经无误、耶稣基督的神性、代赎的救恩、圣灵的洗和耶稣基督的再来等基本教义。贾玉铭的“基督人”理念与这些基要派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

贾玉铭认为,基督徒的生命应当建立在对圣经真理的坚定信仰之上。他反对现代主义对圣经的批判和解构,强调圣经是上帝的话语,具有绝对的权威。同时,他也反对自由派神学对传统教义的妥协,坚持基督教信仰的核心教义不容动摇。

03

“基督人”理念的实践与影响

贾玉铭通过教育和布道积极推广“基督人”理念。他先后在多个神学院和灵修院担任教授和院长,培养了大批神学人才。他的著作如《神道学》《宣道法》《教牧学》《灵修日课》和《圣经要义》等,成为许多基督徒灵性成长的重要教材。

此外,贾玉铭还编著了《灵交得胜诗歌》《圣徒心声》等赞美诗集,通过音乐的形式传播基督教信仰。这些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至今仍在中国基督教界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04

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

贾玉铭的“基督人”理念在中国基督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不仅为当时的基督徒提供了灵性追求的方向,也为后来的基督教教育和教会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理念强调信仰与生活的结合,对当代基督徒的灵性成长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基督人”理念中的一些观点,如对世界的消极态度和对其他信仰群体的排斥,与现代社会的多元价值观存在一定的冲突。因此,在继承这一理念的同时,也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反思和调整,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