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艺术家张红:用丝袜创作民族特色玩偶
新疆艺术家张红:用丝袜创作民族特色玩偶
丝袜,这个源自15世纪的时尚用品,最初为男性设计,用于展示肌肉线条和遮挡腿毛。如今,它不仅与性感、时髦紧密相连,更在新疆艺术家张红的巧手下,化身为一个个充满民族特色的丝袜娃娃。
艺术家马海伦作品《新疆时尚指南》
最近,一种独特的丝袜艺术品悄然走红。这些丝袜娃娃不仅外观精美,更融入了浓厚的新疆民族特色。它们大眼睛、高鼻梁、睫毛弯弯,充满漫画感。五官夸张、表情诙谐,有的还带着一股淡淡的平静感。触感柔软亲肤,软度适中,非常适合把玩。
虽然被称为丝袜娃娃,但这些娃娃并非完全由丝袜制成。娃娃的头部由丝袜制成,身体则是棉质填充物。丝袜具有较大的弹性,使得娃娃的神态与形态更具可塑性,这也是娃娃五官看起来夸张的原因。
这些丝袜娃娃各具特色:卖烤肉的巴郎脑袋圆圆、五官也圆圆,加上他的招牌 Wink,随时都在欢迎朋友们来新疆。一高一矮、一胖一瘦的两兄弟,背着褡裢带着馕,似乎要去赶巴扎。盛装打扮的一对夫妻,神情和蔼温柔,像是要去赴宴。
这些精美的丝袜娃娃出自一位特殊的艺术家之手——张红。她是一位听障人士,却凭借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创立了自己的手工艺品工作室——新珑艺工作室。在新疆残疾人双创基地的支持下,她不仅实现了自己的艺术梦想,还积极招收聋哑人学员,帮助他们掌握一门手艺。
手工艺人张红
张红从小就喜欢做手工,在学习美术专业的爱人鼓励和影响下,开始了布偶娃娃创作的探索之路。她发现丝袜的颜色与质感更贴近人的皮肤,于是将脑海中想象的布偶绘制成草图,通过填充棉花和针线缝制来刻画布偶的表情。
张红练习制作的丝袜娃娃零部件
在创作过程中,张红遇到了不少困难,但她坚持不懈,逐渐掌握了布偶表情和面部特征的制作技巧。她还积极创新,将新疆少数民族元素融入作品中,创作出了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丝袜娃娃。
张红的工作室一角
张红的丝袜娃娃不仅受到本地和外地朋友的喜爱,还跟着游客的脚步去“游览山水”。有的娃娃去了北京故宫博物院,有的去了伊犁,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顾客带着张红做的丝袜娃娃去北京故宫博物院
顾客带着张红做的丝袜娃娃去伊犁
张红在创作时,会去新疆各地采风,搜集各种少数民族元素的布料,力求在造型、服饰上更加贴近原始的少数民族风格。她从《丝路驼铃》的画面与演奏视频中获取灵感,创作了《西域情歌》系列;从《阿凡提的故事》中获取灵感,创作了《巴依老爷》系列。
张红作品《幸福》
张红作品《叼羊》
张红作品《西域情歌》
张红作品《巴依老爷》
张红的工作室不仅是一个创作空间,更是一个充满爱与勇气的地方。她将一部分收益用于经营运转,还定期做公益拍卖、向抗震救灾专项基金捐款,帮助更多残疾人士。每一只娃娃里都凝聚着爱与勇气,展现了张红用艺术连接世界的美好愿景。
张红(右一)与工作室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