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赖汤圆:一碗传承百年的甜蜜记忆
成都赖汤圆:一碗传承百年的甜蜜记忆
从街头叫卖到百年老字号:赖汤圆的传奇故事
1894年,一个名叫赖源鑫的年轻人从简阳来到成都谋生。他挑着担子,沿街叫卖着“耐汤圆”,这句带着四川方言特色的吆喝声,开启了赖汤圆百年的传奇历程。
赖源鑫的汤圆之所以能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他坚持的三条经营原则:利看薄点、服务好点、质量高点。他起早贪黑,精心制作,确保汤圆粉子磨得细,馅料糖油充足。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让他逐渐在成都站稳了脚跟。
“三不粘”的绝技:赖汤圆的独特魅力
赖汤圆最著名的特色就是“三不粘”——不粘筷、不粘碗、不粘牙。这种独特的口感,源自于其精湛的制作工艺。
每一颗赖汤圆都经过严格的工序:精选上等糯米和籼米,按特定比例混合后用水浸泡,再用石磨细细磨成浆。馅料则选用优质黑芝麻、糖等原料,经过炒制、磨细、拌油等多道工序制成。包制时,皮薄馅丰,形状各异,有圆的、椭圆的、锥形的等多种样式。
十多种口味,总有一款打动你
赖汤圆的馅料种类繁多,从传统的黑芝麻、洗沙,到创新的玫瑰、冰桔、枣泥、桂花、樱桃等,多达十几种。每种馅料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形状,上桌时常常是一碗四个,四种馅心,四种形状,小巧玲珑,称为“鸡油四味汤圆”。
除了经典的甜味汤圆,赖汤圆还推出了咸味的鲜肉汤圆,以及适合搭配大骨汤底的肉馅汤圆。这种多样化的选择,满足了不同口味的食客需求。
口碑载道:成都人的甜蜜记忆
在携程等旅游平台上,赖汤圆的评分高达4.2分。许多食客评价其“皮薄馅大,软糯香甜”,“煮时不浑汤,吃时不粘牙”。除了主打的汤圆,店里还供应钟水饺、凉粉、夫妻肺片等成都特色小吃,成为外地游客了解成都美食文化的窗口。
文化传承:不只是美食,更是乡愁
赖汤圆不仅仅是一种小吃,更承载着成都人的集体记忆。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赖汤圆坚持传统工艺,保留老味道,成为成都甜食文化的代表。
正如一位食客所说:“在资本运转的逐利中,迎合着人口的膨胀,平和被油辣取代,手工甜食消匿。然而它们还是会在端上汤圆的同时端一碟麻酱白糖,如同遵循一个古老的约定。”
结语:一碗汤圆里的城市变迁
赖汤圆见证了成都从一个悠闲的西南城市,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的历程。它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寄托着成都人的乡愁。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赖汤圆以其不变的品质和味道,提醒着人们:有些东西,值得我们去坚守和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