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财产分割:如何保护家庭成员权益?
离婚财产分割:如何保护家庭成员权益?
离婚财产分割不仅涉及夫妻双方的权益,还关系到未成年子女和父母等家庭成员的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离婚时的财产分割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同时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的权益。
子女权益保护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如果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
例如,李某与王某离婚时,李某擅自将夫妻共同财产中的一套房产出售,并将售房款据为己有。在离婚诉讼中,法院认定李某的行为属于转移夫妻共同财产,最终判决李某少分财产,仅获得夫妻共同财产的30%,其余70%归王某所有,以保障王某和未成年子女的生活。
父母权益保护
父母为子女购房出资是常见的家庭财产纠纷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受赠的财产,除了赠与合同确定只归一方的以外,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因此,父母为子女出资购房时,应当明确赠与对象,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例如,张某父母为张某和李某夫妻购买婚房出资100万元。后张某与李某离婚,因未明确约定出资归属,该100万元被认定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最终在财产分割时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为了避免类似纠纷,建议在婚前就做好财产规划,通过婚前协议明确各方财产归属。如果父母赠予房产,产权证(deed)必须清楚写明是赠予。若父母提供金钱购买房产,必须保存所有证据,证明金钱是来自父母帐户。如果赠予的房产属收租物业,应另设独立帐户存入租金及用此帐户支付有关物业的开支。
特殊情况下的权益保护
在离婚财产分割中,还应当考虑一些特殊情况,如一方生活困难、一方存在过错等。根据法律规定,离婚时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给予适当帮助。此外,如果一方存在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等行为,可以少分或不分财产。
例如,赵某与孙某离婚时,赵某因健康状况不佳而生活困难。法院在分割财产时充分考虑了赵某的实际情况,判决孙某给予赵某一次性经济帮助10万元,以保障其基本生活。
又如,钱某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与他人同居,并将夫妻共同财产赠与第三者。在离婚诉讼中,法院认定钱某的行为违反公序良俗,判决钱某少分财产,并要求其返还赠与第三者的财产。
总之,离婚财产分割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同时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的权益。在处理具体问题时,应当充分考虑各方的实际情况,既要保障夫妻双方的合法权益,也要保护未成年子女和父母等家庭成员的权益。如果遇到复杂的财产分割问题,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