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医生推荐:晒太阳提升心情的科学原理与实用指南
BBC医生推荐:晒太阳提升心情的科学原理与实用指南
“晒太阳是提升心情的最简单方式。”BBC科学节目主持人迈克尔·莫斯利医生在播客《就一件事》中如是说。这位著名的医生不仅解释了晒太阳的各种益处,还特别强调了它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为什么晒太阳能让我们感觉更好,以及如何科学地享受阳光的恩赐。
阳光与快乐的科学联系
晒太阳为什么能提升心情?这背后其实有着坚实的科学依据。当我们暴露在阳光下时,皮肤会合成维生素D,这种维生素随后进入大脑,刺激血清素的产生。血清素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被誉为“快乐激素”,它能改善情绪,让人感觉更平静和专注。
维生素D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远不止于此。研究表明,维生素D受体广泛分布于大脑的关键区域,如大脑皮质、海马和丘脑等,这些区域与情绪调节、记忆和认知功能密切相关。维生素D不仅能调节神经递质,还能减少神经炎症,对失眠、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都有积极的缓解作用。
如何科学地晒太阳
既然晒太阳有这么多好处,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可以无限制地享受阳光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过度暴晒不仅会加速皮肤老化,还可能增加皮肤癌的风险。那么,怎样才能科学地晒太阳呢?
专家建议,每天晒太阳的时间应控制在20-30分钟,最好选择在上午11点到下午3点之间。这个时间段的紫外线强度适中,既能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又不会对皮肤造成伤害。需要注意的是,晒太阳时不要隔着玻璃,因为玻璃会阻挡UVB,而UVB是帮助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关键。
在户外晒太阳时,可以适当露出手部或腿部,但面部皮肤较薄,需注意防护。对于高海拔或长期缺氧环境下生活的人群,因缺氧可能加剧骨量流失,建议日晒时间延长至30至60分钟。
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对于某些特殊人群来说,晒太阳的方式需要特别注意。比如,婴儿、孕妇、乳母、老年人及长期不晒太阳的人群,建议每日补充400~800IU维生素D。需要注意的是,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维生素D补充剂。
此外,吸烟、肥胖、肤色、遗传因素、长期使用药物(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利福平等)同样会影响维生素D水平。因此,定期、科学的晒太阳很重要。另外,想知道是否存在维生素D缺乏,可以到正规医院抽血检查25OHD。对于维生素D缺乏,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维生素D制剂加以改善。
结语
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妨给自己一个理由,多出去晒晒太阳。它不仅能提升你的心情,还能带来诸多健康益处。但请记住,科学晒太阳才是关键,既要享受阳光的温暖,也要保护好自己的皮肤。所以,放下手中的工作,去阳台上、花园里,或者任何一个能晒到太阳的地方,享受这份来自大自然的礼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