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美文化交流:格莱美的意义与影响,揭示新纪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美文化交流:格莱美的意义与影响,揭示新纪元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57636243_121462232

2月5日,第66届格莱美音乐奖颁奖典礼在美国洛杉矶的加密货币网体育馆隆重举行。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奖项之一,格莱美奖不仅见证了美国音乐的发展,也成为了全球音乐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创办于1959年的格莱美奖,不仅是美国的大型音乐评奖活动,也是全球音乐界最权威的奖项之一,被誉为“音乐界的奥斯卡”,具有全球流行音乐指向标的功能,无数歌曲和音乐人通过格莱美奖引领着世界音乐潮流。

一年一度的格莱美大奖也可以算是一次盛会,它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音乐和唱片界专业人士。对于歌手及音乐人士来说,通过格莱美衡量过去一年里所取得的音乐成就,对于歌迷来说,格莱美则是一场难得而热闹的视听盛宴。

据我了解,从格莱美创办至今,已有不少华人为了证明自己的音乐实力而向格莱美发起挑战。有统计显示,迄今为止我国大约有16人曾经被格莱美音乐大奖提名,也有人最终得以获奖。在今年第66届格莱美奖环球音乐提名全名单中,同样有来自中国的艺术家和世界华人艺术家获得提名。

但是,我们不得不指出的一个基本事实是,虽然格莱美奖的涵盖面和奖项非常广,这些年来华人获得格莱美奖的仍比较少,格莱美大奖始终未能成为华人为主导的舞台。这种局面的形成自然有包括音乐实力、文化隔阂等多方面的缘故。尽管格莱美从一个美国范围内的奖项发展为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名气,其评奖仪式也借助现代媒介走向国际化,但其评奖规定中有“没有在美国地区发行的作品是不能报名”的限制,导致了优秀的外国作品无法参与评选。尽管华人音乐尤其是中国音乐人能够获得提名和获奖,但格莱美奖并不能成为华语乐坛的风向标。

当然,也要看到以下几点

首先,尽管其它国家与地区的主流音乐因为很难在北美发行而丧失格莱美提名资格,但是民族音乐、古典音乐以及跨界的包装设计等细分领域却因为没有地域、语言的隔阂而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格莱美66年的历史中,曾有十几位华人获得过奖项与提名,多数都与中国传统音乐、民族音乐有关。这个现象提醒我们,中国音乐既有具自身特色且向世界提供可能的客观条件,也需要更积极地勇敢走向世界,加倍努力。

其次,格莱美是美国录音界与世界音乐界最重要的音乐奖项之一,由国家录音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虽然近年来遇到过一些争议,但作为音乐圈历史悠久的重量级颁奖典礼之一,格莱美仍然备受尊重和具有权威性。目前华语音乐乐坛不乏优秀作品,但缺少像格莱美这样具有权威、公正性和广泛影响力的颁奖典礼。在这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协力,共同努力。

第三,虽然中国音乐人在格莱美奖的历史上尚未夺得重大奖项,但他们的足迹已经越来越深入。随着中国音乐的发展和进步,中国音乐人在格莱美奖的舞台上一定会展现出更出色的表现。更重要的是,中国音乐人需要坚韧不拔的韧性和毅力,勇于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通过实际行动推动中美音乐和文化交流。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