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无烟日:控烟政策助力全民健康
世界无烟日:控烟政策助力全民健康
2024年5月31日是第37个世界无烟日,今年的主题聚焦于“年轻人站出来发声”,旨在呼吁全球青少年群体共同抵制烟草行业的营销策略,保护自身免受烟草危害。这一主题的设定,凸显了烟草行业对年轻一代的潜在威胁,也反映了全球控烟行动的新动向。
近年来,中国在控烟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24个省份出台了省级控烟相关法规,254个城市制定了市级控烟法规,全面无烟法规保护的人口比例持续提升。这些政策的实施,为改善公众健康状况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实际效果来看,控烟政策的推行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最新数据显示,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的吸烟率已从2020年的25.8%降至2022年的24.1%,两年间下降了1.7个百分点。以北京和上海为例,两地在实施控烟条例后,成人吸烟率分别降至19.9%和19.4%,充分展现了法规的有效性。
这一趋势与全球吸烟率的变化相呼应。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00-2030年全球烟草使用流行趋势报告》显示,全球烟草使用者数量正稳步下降,从2000年的13.62亿减少至2022年的12.45亿,预计到2030年将进一步降至11.97亿。值得注意的是,男性吸烟率的降幅尤为明显,从2000年的48%降至2022年的34.4%,女性吸烟率则从16.3%降至7.4%。
在地方层面,各地也在积极探索控烟新模式。以深圳为例,该市于2024年9-10月期间启动了大规模成人烟草流行调查,覆盖全市10个区、30个街道、60个社区,预计调查4800户家庭。此次调查不仅有助于科学评估健康中国行动控烟行动的效果,更为未来控烟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尽管如此,控烟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预计到2025年,全球仍无法实现相比2010年吸烟者数量减少30%的目标。这表明,控烟工作需要持续发力,特别是在男性群体和部分发展中国家,仍需加大控烟力度。
展望未来,控烟工作应继续坚持多管齐下的策略。一方面,要不断完善控烟法规,提高法规的覆盖面和执行力;另一方面,要加大控烟宣传力度,特别是针对青少年群体,提高他们对烟草危害的认识。同时,还应积极探索创新的控烟模式,如利用数字技术进行精准干预,以及加强国际合作,共享控烟经验。
控烟之路虽长,但每一步都在为公众健康筑起坚实的防线。随着全球控烟行动的深入推进,一个无烟的未来正逐渐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