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博物馆最新打卡攻略:高效游遍镇馆之宝!
山东省博物馆最新打卡攻略:高效游遍镇馆之宝!
2025年1月12日,山东省博物馆推出年度重磅展览“鲁王之宝——明朱檀墓珍藏”,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穿越600年的文化盛宴。本次展览精选682件(套)文物,涵盖金器、玉器、服饰、漆器等多个品类,是了解明代藩王生活的重要窗口。
“鲁王之宝”:一场明代藩王的生活展
本次展览从“明初王府生活”的角度进行策划,共分为五大板块:序厅介绍了明代初期藩王的分封情况以及朱檀的身份背景;第一部分为“承运藩屏”,展出昭示明初藩王等级身份的礼仪内容,比如冕弁冠服和车马仪仗。第二部分“安荣养尊”,展示明初藩王府的生活用品,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明初亲王的生活状况。第三部分“鲁府奎壁”,展示朱檀墓出土的琴棋书画、文房用具。尾厅部分则介绍了鲁荒王墓葬的基本情况。
展览的一大亮点是展示了山东博物馆文物保护技术的最新成果。例如,文保工作人员以鲁荒王墓出土《金碧山水图》为原型重新描摹的画作,并以视频的形式向观众展出。原图为绢本,后绢丝脱落,仅存纸本,画面局部有绢丝痕迹。画面色彩基本脱落,仅存部分轮廓线痕迹,可以看出山形走势、树木流水。
山东博物馆文保团队通过超景深显微镜观察,在画面左下部发现金色痕迹,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分析,发现金色痕迹为金属金(Au),合理推断原画使用了泥金颜料。对画面中绿色污渍进行X射线荧光分析,发现其铜元素(Cu)含量较高,远高于没有绿色污渍的区域,推断该部分绿色为水泡导致晕色的含铜颜料石青主要由蓝铜矿制成,化学成分为2CuCO3·Cu(OH)2)和石绿(主要成分是孔雀石化学式为Cu₂(OH)₂CO₃。通过对文物进行MSI多光谱拍摄,再通过描图手法提取其残留线条,分析其绘画风格,基本可以推断为宋至元代青绿山水图。
以此为基础,文保团队配合专业画家,以提取线图和色彩分析结果为根据,重新描摹填色,摹绘了这幅山水图。
十大镇馆之宝:见证山东历史
除了“鲁王之宝”特展,山东省博物馆还珍藏着十大镇馆之宝,每一件都凝聚着深厚的历史价值。
- 蛋壳黑陶杯:这件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薄如蝉翼,重仅37.5克,代表了古代制陶工艺的巅峰。
- 鲁国大玉璧:战国时期的玉器珍品,直径达32.8厘米,工艺精湛,是古代礼制文化的见证。
- 《孙子兵法》竹简:1972年出土于临沂银雀山汉墓,是现存最早的《孙子兵法》版本,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实用游览指南
-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周一闭馆),16:00停止入馆。
- 门票:免费参观,需凭有效证件领票入场。
- 交通:可乘坐BRT5路、K115路、K119路等公交线路,在省博物馆站下车。
- 建议:避开周末等人流高峰时段,提前预约。馆内提供轮椅、婴儿推车等服务,方便不同需求的游客。
山东省博物馆不仅是了解山东历史文化的窗口,也是感受中华文明的重要场所。希望你在这里能收获知识与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