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峁遗址:一座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史前城址
石峁遗址:一座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史前城址
2025年1月,石峁遗址正式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这一消息标志着这座神秘的史前城址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作为中国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史前文化遗址,石峁遗址不仅以其宏大的规模和丰富的文物遗存震撼人心,更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成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载体。
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省神木市高家堡镇东山之上,总面积超过四平方公里,主体为距今约4000年的石砌城址。这座史前城址由皇城台、内城、外城三部分组成,城内密集分布着大量宫殿建筑、房址、墓葬、手工业作坊等龙山文化晚期至夏代早期的遗迹。自2011年大规模发掘以来,考古人员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包括石雕作品、彩绘壁画、占卜用具、生产生活工具、装饰品、武器、玉器等,这些发现为我们揭示了4000年前石峁先民的生活面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石峁遗址出土的铜器和石范,为研究中国早期冶金术提供了重要线索。考古学家通过科学检测发现,这些铜器主要为砷铜和含砷铜器,另有少量红铜和锡青铜。这些发现不仅为揭示中国北方早期铜器的形制和技术特征增添了重要实物资料,也为探索早期冶金术在中国的传播路线提供了关键的连接点。
石峁遗址的文化价值远不止于此。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窗口,石峁遗址为我们提供了探索早期国家形成、社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等重大问题的实证资料。遗址中发现的城址形态、丧葬习俗、精神信仰等多样性特征,展现了石峁先民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这些发现不仅实证了我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也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考古学重要性的认识。
近年来,石峁遗址的保护和申遗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2024年10月,石峁遗址突出普遍价值学术交流工作会在神木召开,来自国内外的专家教授齐聚一堂,共同为推动石峁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出谋划策。目前,遗址的本体保护工作正在稳步推进,《石峁遗址“三防”体系建设方案》《监测管理预警平台建设方案》等项目已列入神木市政府2025年项目投资计划。同时,石峁遗址管理处建立健全了工作制度,加大巡查监督力度,全面夯实文物保护基础工作。
石峁遗址的发现和研究,为我们揭示了中华文明起源的神秘面纱,展现了早期国家形成和社会发展的壮丽画卷。随着申遗工作的推进,这座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记忆的史前城址,必将成为展示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标杆范本,向世界讲述中国文明的辉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