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明街道V爱之家进校园普及抑郁症知识
公明街道V爱之家进校园普及抑郁症知识
近日,公明街道V爱之家在尔雅学校开展了一场以《预防抑郁症》为主题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此次活动针对35名九年级学生,通过视频观看、心理测评、案例解析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们正确认识抑郁症,学习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以缓解临考压力。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我国6-16岁青少年的重度抑郁障碍患病率为2%。然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调查却显示,10-16岁青少年中,约有14.8%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表现。这些数据表明,抑郁症已悄然年轻化,并呈现出低龄化趋势。
那么,什么是抑郁症?它与我们日常所说的情绪低落有何区别?讲座中,心理社工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专业的讲解,帮助学生们区分抑郁情绪和抑郁症。抑郁情绪通常由特定事件引发,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6-10周),且能自然恢复。而抑郁症则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超过两周)、症状严重的心理疾病,常伴有睡眠障碍、食欲下降等生理表现,甚至可能出现妄想或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
为了预防抑郁症,心理社工建议同学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培养兴趣爱好:通过参与体育运动、艺术创作等活动,转移注意力,缓解压力。
加强人际交往:多与家人、朋友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学会自我调节:掌握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帮助自己应对压力。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
此次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们对抑郁症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也增强了他们的自我解压能力。一位参与讲座的学生表示:“以前总觉得抑郁症离我们很远,通过这次讲座,我认识到它其实就在我们身边。现在我知道了如何更好地照顾自己的心理健康,也学会了如何帮助身边可能需要帮助的人。”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学校、家庭、社区应携手合作,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成长环境。公明街道V爱之家此次进校园活动,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通过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对抑郁症的认识,我们才能及早发现、及早干预,帮助青少年远离抑郁症的困扰,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