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之奇教授提醒:这些脑血管瘤早期信号千万别忽视
毛之奇教授提醒:这些脑血管瘤早期信号千万别忽视
“脑血管瘤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一旦破裂出血,致残率和致死率都非常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毛之奇教授提醒大家,脑血管瘤的早期症状不容忽视,及时发现和治疗是关键。
早期症状要警惕
脑血管瘤的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但以下几种情况需要特别警惕:
持续性头痛:不同于普通的头痛,这种头痛往往持续时间较长,且疼痛程度逐渐加重。
视力模糊:包括视力下降、复视(看东西重影)等,可能是脑血管瘤压迫视神经所致。
肢体无力:表现为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有时伴有言语不清。
语言障碍:说话含糊不清,或突然找不到合适的词汇表达。
癫痫发作:尤其是成年人如果首次出现癫痫,要高度怀疑脑血管瘤的可能。
预防从生活细节做起
虽然脑血管瘤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一些生活习惯的调整可以降低发病风险:
健康饮食:避免高糖、高脂、高盐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均衡饮食。
控制血压:高血压是脑血管瘤破裂的重要诱因,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
适度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步走、游泳等。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增加脑血管瘤的风险。
定期体检:特别是有家族史的人群,建议每年进行脑血管相关检查。
治疗手段不断进步
一旦确诊脑血管瘤,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控制血压,预防脑血管瘤破裂。
手术治疗:
- 夹闭动脉瘤手术:通过开颅手术,在动脉瘤颈部放置夹子,阻断血流进入动脉瘤。
- 血管内治疗:通过股动脉插入导管,将弹簧圈或支架送入动脉瘤内部,促进血栓形成,封闭动脉瘤。
真实案例分享
47岁的邓女士在一次体检中发现右脑额叶深部有8mm的海绵状血管瘤。起初,国内医生建议保守治疗,但邓女士在咨询了德国神经外科专家巴特朗菲教授后,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巴教授通过精准的手术规划,成功在不损伤功能区的情况下全切肿瘤,术后恢复良好。
7岁的果果因视力模糊就医,被诊断为脑干海绵状血管瘤伴出血。在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的协助下,果果接受了巴特朗菲教授的远程咨询,并最终在北京天坛医院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
专家提醒,脑血管瘤的治疗效果与发现早晚密切相关。如果发现及时,通过合理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因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要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