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立春后气温变化揭秘:春天真的提前了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立春后气温变化揭秘:春天真的提前了吗?

引用
新华网
11
来源
1.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50203/e1634265710e4808b69d3dc94abb6e5b/c.html
2.
https://news.cctv.com/2025/02/03/ARTIkRMNsnlxFbPRdquTlpXN250203.shtml
3.
https://www.cma.gov.cn/2011xwzx/2011xmtjj/202404/t20240402_6175317.html
4.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9258198753807990
5.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674211
6.
https://www.progressingeography.com/CN/10.18306/dlkxjz.2024.04.015
7.
https://www.forwardpathway.com/156744
8.
https://www.eco.gov.cn/news_info/73796.html
9.
https://finance.sina.cn/2025-02-03/detail-ineiefef7669552.d.html?vt=4&cid=76729&node_id=76729
10.
http://www.cls.zju.edu.cn/clscn/2024/0220/c79325a2883020/page.htm
11.
https://www.igdp.cn/the-impact-of-extreme-weather-on-chinas-agriculture/

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标志着春季的开始。然而,立春后的气温变化却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根据中国天气网的数据统计,立春期间全国平均气温逐步上升,北方城市升温幅度较大,南方则相对温和。此外,气候变暖导致春季开始时间有不断提前的现象,这不仅影响了农业生产,也对人类健康产生了深远影响。面对这一变化,我们除了要积极适应,还需倡导低碳生活,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挑战。

01

立春后全国气温变化趋势

立春期间,全国平均气温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据中国天气网统计,立春第一天全国平均气温为-3.26℃,到了立春最后一天升至-1.04℃,15天内上升了2.22℃。这一变化趋势与民间谚语“吃了立春饭,一天暖一天”相吻合。

然而,南北地区的升温幅度存在显著差异。北方城市由于冬季基础气温较低,立春后升温空间较大。例如,哈尔滨的平均气温能上升3.7℃,北京的升温幅度为2.1℃。相比之下,南方地区由于基础气温较高且湿度较大,升温幅度相对较小。广州的平均气温仅上升1.2℃。

02

春季提前的气候变化研究

近年来,气候变暖导致春季开始时间呈现提前趋势。地理科学进展研究显示,这种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春季提前不仅影响农业生产,还可能改变生物链和生态平衡。例如,一些昆虫和植物的生长周期可能因温度升高而提前,导致食物链的错配。同时,春季提前还可能引发更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如早春霜冻和晚春干旱,进一步威胁农业生产。

03

气温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局的报告显示,气温上升和降水模式变化正在重新定义农业市场的格局。作物的生长周期被打乱,产量和质量受到威胁,甚至可能导致某些地区的农业生产完全崩溃。

以色列研究人员Eva Colláková通过与当地顶尖研究人员的合作,深入研究了气候变化对作物的影响,尤其是对番茄等重要农作物的代谢反应。她的研究不仅关注植物如何应对环境压力,如高温和干旱,还强调了跨国界的合作在应对农业挑战中的重要性。通过共享知识和技术,研究者们能够共同开发出更具韧性的作物,从而增强全球农业系统的适应能力。

气候变化还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影响了灌溉和养殖,进一步威胁到全球的粮食安全。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的脆弱性使得这些地区的居民面临更大的食品不安全风险。

04

气温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柳叶刀健康与气候变化倒计时2024年报告》显示,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已攀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到本世纪末,气候变化每年或将夺走300多万人生命。具体来说,气候变化主要通过以下四种方式威胁人类健康:

  1. 传染疾病风险上升: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评估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增加了疟疾、登革热和西尼罗河病毒等致命传染病向新地区扩散的风险。例如,原本不在某些地区的蚊子种群,可能会“入侵”非洲和南美洲的不同角落,甚至闯入欧洲。同样,随着气候变化加剧,携带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的寄生蜱,可能会从非洲向北“转战”欧洲。

  2. 粮食安全蒙上阴影: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出警示:全球约有2.82亿人正饱受重度饥饿的煎熬,而拉尼娜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还可能让这一数字继续攀升。粮农组织驻日内瓦联络处主任多米尼克·比尔容表示,农业粮食系统对气候变化高度敏感,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土壤退化、水质恶化等问题更是让农民“雪上加霜”。播种季节紊乱、作物减产以及牲畜损失,使农民难以维持生产,令无数人陷入饥饿和贫困的深渊。

  3. 空气质量持续恶化: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空气质量与气候公报》指出,气候变化、野火和空气污染之间已形成恶性循环,对全球健康、农业和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影响。空气污染不仅催生了新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比如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长期呼吸被污染的空气,将会降低预期寿命,并可能导致癌症等疾病。

  4. 极端高温威胁生命:IPCC发布的综合报告《气候变化2023》指出,人类今年经历了有记录以来第二热的9月,今年还可能成为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年。极端高温给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仅2022年欧洲就有6万人死于热浪。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就极端高温发表讲话时表示,地球正变得越来越热,对世界上的每个人来说,这都是越来越危险的信号。据估计,高温每年导致近50万人死亡。

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国际社会正在积极寻求应对之策。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阿塞拜疆召开,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及众多国际组织专家共同商讨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同时,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也在不断推进,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总之,立春后的气温变化不仅影响着自然界的节律,更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农业生产到人类健康,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日益严峻。面对这一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通过科技创新和政策合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保护地球家园,确保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