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帝陵博物院AR体验:让兵马俑“活”起来的数字化创新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AR体验:让兵马俑“活”起来的数字化创新
2024年9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在抖音电商平台上推出了全新的AR体验项目。通过先进的AR技术,观众可以在家中就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兵马俑的魅力,仿佛置身于真实的考古现场。这一创新举措不仅让厚重的历史“活”了起来,还吸引了大量年轻用户关注和参与,极大地提升了兵马俑文化的传播效果。
这一创新项目的推出,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近年来数字化转型的又一重要成果。早在2024年9月,博物院就携手多家科技企业,推出了“兵马俑奇妙夜”XR超感沉浸文博新体验项目。该项目运用最前沿的XR技术,以全新的形式展现秦兵马俑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瑰宝。
“兵马俑奇妙夜”项目通过数字化与实物化同步展现将军俑、跪射俑、骑兵俑和1/2/3号坑等文物细节与文化场景,让秦兵马俑在数字世界和线下空间同步“复活”。项目在上海博物馆东馆侧的花木时光里隆重登场,同期也在“WDCC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和新晋城市生活新标杆“EKA·天物”亮相,实现全城联动。
项目中的《兵马俑奇妙夜》VR互动影片采用全球首个应用起“可视可觉WIPO全项专利技术”,观众可通过微观视角“亲临”兵马俑遗址现场。影片结合了全自由度骑乘平台支持和仿生交互单元,带来骑马奔腾、驾驭飞鸟等奇妙视觉体验,并辅以风感、嗅感和水感,创造出五感沉浸式体验的新高度。
在实体空间内,项目1:1复刻还原了兵马俑2号坑展馆内的三大镇馆之宝:将军俑、跪射俑、骑兵俑。观众不仅能近距离欣赏,还能通过AR互动扫描了解每个俑的细节及其背后的历史故事。
除了面向普通观众的体验项目,重守科技还开发了“兵马俑研习社”亲子研学课。第一期以艺术的形式,让秦兵马俑成为一种跨越时空界限的语言符号,在开拓孩子无限创作灵感的同时,激发孩子对中华历史与文化传承探索的热情。
从西安到上海,再到未来的全球巡展,“兵马俑奇妙夜”项目实现了从静态文物鉴赏到文化动态传播的迭代升级。这种全新的古今交融、时空对话的体验方式,让观众得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触摸文物、探究历史。
数字化创新不仅体现在展示方式上,更渗透到文物修复和保护的各个环节。2024年9月,兵马俑一号坑“现场应急保护实验室”、二号坑“考古现场发掘与保护平台”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这套体系背后,是兵马俑“边发掘、边保护、边展示”的原则,是“现场应急保护体系+考古平台体系+专用装备+信息化支撑体系”的新模式。
在修复技术方面,博物院采用工业级扫描仪对文物进行表面信息采集,建立三维信息数据库。利用虚拟拼接技术,依据碎片几何特征的相似性度量,将所有碎片按一定次序拼接。这种数字化手段不仅助力恢复兵马俑原貌,还为后续保护、修复设计、数字展示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在彩绘保护方面,中外科学家开展了长达多年的研究与合作,在彩绘分析与保护技术上不断发力。通过先进的固色技术,成功保存了兵马俑出土时的鲜艳色彩,让观众得以一睹两千年前的绚丽色彩。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数字化创新实践,不仅让文物“活”了起来,更激发了人们对历史文化的探索欲望和保护意识。这种创新模式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开辟了新路径,让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