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若铁路开通一周年:南疆经济腾飞新动力
和若铁路开通一周年:南疆经济腾飞新动力
2022年6月16日,随着一声汽笛长鸣,和若铁路正式开通运营。这条全长825公里的铁路,不仅结束了塔里木盆地南缘多个县不通火车的历史,更为南疆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开通一年来,和若铁路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货运量超150万吨、客运量超200万人次。这条铁路不仅改善了当地居民的出行条件,更为南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物流新通道,畅通南疆经济血脉
和若铁路的开通,为南疆地区开辟了一条全新的物流通道。新疆达炜煤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黄伟对此深有感触:“以前要先把煤从和田运到喀什,然后再通过火车运送出疆。现在通过和若铁路,煤炭运往西藏、四川、陕西、甘肃等地更便利,运输时间比之前节省近一半,成本也节约近三分之一。”
新疆砂梁矿业有限公司同样受益匪浅。公司年产铁精粉50万吨,通过和若铁路运输,每吨运费能节省20元左右。公司副总经理杨宏飞表示:“这不仅减少了运输损耗和延误,还降低了运输成本,增加了企业继续扩能增产的信心。”
为了保障货物运输,和若铁路沿线新增四处货运站点,农资产品、建材等货物通过铁路往来新疆、青海两地,部分货物还通过铁路运往西南、华南等地区。作为新疆“东联西出、西来东去”的便捷通道,和若铁路与格库铁路组成东西向交通大干线和国际大通道,与南疆铁路构成环塔里木盆地铁路网,大大缩短了南疆出疆路程,进一步便利了矿产资源和沿线棉花、核桃、红枣等产品通过铁路经青海直通国内城市。
产业新机遇,激发南疆发展活力
和若铁路的开通,为南疆地区的产业发展插上了科技翅膀。以喀什地区为例,2024年外贸增长33.9%,达到历史新高。在外贸拉动下,喀什市逐步形成了七大产业,特别是在进口资源落地加工方面实现了煤炭产业发展的突破。同时,全市出口导向型制造业新落户了16家,为推动喀什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注入了新动力。
和若铁路的开通不仅改善了物流条件,更为南疆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插上了科技翅膀。以和田地区的特色农产品为例,借助铁路运输,当地的优质红枣、核桃等农产品得以更快捷地销往全国各地,不仅拓宽了销路,也提高了农民收入。同时,铁路运输的便利也为当地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提供了便利,进一步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旅游新选择,展现南疆独特魅力
和若铁路的开通,不仅改善了沿线居民的出行条件,更为南疆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新疆铁路部门在和若铁路开行多趟环塔克拉玛干沙漠旅游专列,组织多个旅行团前往南疆游览,让更多人有机会领略这片神秘土地的独特魅力。
“以前去库尔勒要坐长途班车,路上得一天时间,现在坐火车只要10小时40分钟,实在太方便了。”且末县阿羌镇吐拉村村民图妮萨罕·图尔荪兴奋地说。和若铁路的开通,不仅让当地居民出行更加便捷,也让游客能够更轻松地探索南疆的自然人文美景。
绿色新屏障,守护南疆生态安全
和若铁路在建设过程中,始终将生态保护放在重要位置。针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恶劣自然环境,建设者们采取了多项创新措施。他们修建了近5000万平方米的草方格,种植了近1300万株梭梭、红柳等植物,造林面积达11.4万亩。这些措施不仅有效防止了风沙对铁路的侵害,也在沙漠中筑起了一道绿色屏障。
和若铁路的开通运营,不仅是一条铁路的简单通车,更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启。它不仅改善了南疆地区的交通条件,更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随着和若铁路的持续运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条穿越沙漠的钢铁巨龙,将继续为南疆地区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为当地各族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