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清代宫廷生活的一天:从早到晚的皇家日常
紫禁城清代宫廷生活的一天:从早到晚的皇家日常
紫禁城,即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紫禁二字蕴含着中国古人对皇权的诠释、对天象的认知以及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紫禁一日:清代宫廷生活”专题展览中,三百多件文物展示了紫禁城内的生活点滴。
早晨4点起床
清代皇帝顺应天时,黎明即起,孜孜为政。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无不如此。一只华丽的西洋座钟提醒“一日之计在于晨”,开启展览的篇章。
四象驮水法转水禽钟 图源: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皇帝起床之后,在养心殿洗漱更衣。皇帝对着装要求很高,出席重要吉庆活动时需要穿专门的“龙袍”,特定礼制场合和活动要相应穿戴特定的冠服。乾隆帝曾一天更衣七次。
彩云蝠寿字金龙纹男龙袍 图源: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绛色缎平金绣勾莲龙纹男夹龙袍 图源: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7点叹早茶
儒家政治理想中,君臣和谐尤为重要。乾隆帝每年正月在重华宫举办三清茶宴,赏赐翰林词臣、股肱大臣入宴饮茶,君臣联句唱和,以示恩宠。
乾隆款御题三清茶诗如意纹盖碗 图源: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乾隆款御题三清茶诗如意纹碗 图源: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9点开始“打工”
清代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人口增至数亿。皇帝要处理内政外交,可谓日理万机。白天召见大臣,晚上批阅奏折。以勤奋闻名的雍正帝更是工作到晚上十一点,甚至凌晨一点。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依然如此,幸好有暖匣帮忙保暖。
乾隆款暖砚匣 图源: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开光鸟兽图海棠式手炉 图源: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今晚又又又吃火锅
火锅在中国饮食文化中源远流长。至清代,火锅不仅在民间盛行,还是著名的宫廷菜。据记载,在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乾隆帝一年内便吃了两百多顿火锅!
花卉纹火锅 图源: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终于可以睡觉了
展览尾端有躺卧的沙发,天花板放映作品《梦》。观众可借此“潜入”乾隆皇帝的“梦乡”,透过乾隆追念爱妻孝贤纯皇后所书的《述悲赋》,感悟帝王的精神世界。
本文原文来自腾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