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天童寺: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见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天童寺: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见证

引用
豆瓣
1.
https://m.douban.com/note/864725328

天童寺是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五山十刹之一,其建筑规制和历史文化影响深远。本文将为您介绍天童寺的历史渊源、建筑特点及其与日本佛教文化的深厚联系。

南宋时期实行的五山十刹制度,在清朝后期几乎在中国消失,但这一制度在日本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因此,在日本的寺院门口经常可以看到"某山"的标识,如瑞龙山南禅禅寺。五山中天童寺排名第四,但其现存建筑多为清朝光绪年间重建,规模和气势远不及宋朝时期。日本京都的东福寺规模宏大,其建筑规制源自宋朝,因此现在我们只能通过日本的寺院来推测宋朝时期寺院的规格。元末四大家王蒙的《太白山图卷》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参考,画中描绘了秋日天童山(太白山)的壮丽景色,以及深山藏古寺的意境。

傅熹年先生根据《太白图》复原了当年的天童寺,其山门为七开间,左右斜廊如翼,向两侧递降,各接上坡行廊。中国以前的寺院都有廊庑,现在很少看到,但在日本寺院很常见,比如京都建仁寺。现在天童寺山门只有五间。京都东福寺的山门为重层建筑,五开间,下层中央三间开门,上层安置释迦牟尼佛坐像和十六罗汉,其特征与天童寺在绍兴年间所建山门如出一辙,所以我们只能据此想象当年天童寺山门。

天童寺与日本佛教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宋一代,日僧大约有15次参访天童,同时兰溪道隆等天童寺僧也不惧鲸涛,东渡日本弘法,使天童寺享誉海外。日僧荣西在日本地位崇高,两次入宋,追随虚庵怀敞禅师学法,将临济宗传入日本,还将中国的茶种和吃茶的礼仪带回日本,在日本被尊称为"茶祖"。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天台山万年寺山门、两廊、宁波天童寺千佛阁的修复缺木材,荣西当时还在天童寺,说归国后将致良材以为助。回国后经过筹集,果然派人渡海运来巨木。"百围之木凡若干,挟大舶泛鲸波而至。"现在想想非常不可思议。

荣西弟子道元也来到天童,跟随长翁如净学习曹洞禅,回日本后模仿天童寺的格局创立越前永平寺,成为日本曹洞宗的开山祖。所以在天童寺能看到很多来自日本的参拜纪念碑,在天童寺云水堂里能看到日本道元禅师得法灵迹碑。

道元回国前,如净赠以芙蓉道楷法衣、洞山良价《宝镜三昧》和《五位显诀》,又赠以自赞顶相。这些现都完好保存在日本。让人羡慕。又告诫道元说:"汝以异域人,授之表信,归国布化,广利人天。莫住城邑聚落,莫近国王大臣,只居深山幽谷,接得一个半个,勿令吾宗致断绝。"历史上道元牢记如净的教诲。比如后嵯峨上皇闻道元的德誉,乃赐道元紫衣,道元再三推迟,都无效,不得已而收下,但把它束之高阁,终身未穿。

当年道元自写遗偈示寂。偈曰:"五十四年,照第一天,打个勃跳,触破大千。咦,浑身无觅,活陷黄泉。"这个遗偈与其师如净遗偈有类似之处,如净的遗偈:"六十六年,罪犯弥天,打个勃跳,活陷黄泉。咦,从来生死不相干。" 他们的灵魂跨过重洋交汇,历经千年,仍在眼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