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歼-35上舰:超音速隐身战斗机对滑跃航母战力影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歼-35上舰:超音速隐身战斗机对滑跃航母战力影响

引用
1
来源
1.
http://cj.sina.cn/articles/view/1887344341/707e96d502001lbzm?finpagefr=p_104

近日,央视公开了歼-35总师的采访内容,这预示着该机型将很快正式装备部队。在2024年航展上透露的信息显示,歼-35分为海军型和空军型两个版本。此前有影像显示,歼-35模拟机已在辽宁舰和福建舰上出现。本文将探讨这款超音速隐身舰载机对航母编队作战能力的影响。

舰机适配性与作战灵活性

根据航展资料,歼-35系列战斗机的最大起飞重量在28至29吨左右,其尺寸和重量非常适合在辽宁舰和山东舰这两艘滑跃航母上运作。该机型既能满足滑跃起飞需求,也能适应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这种多平台适配性使海军能够在短时间内提升现役两艘航母的作战效能,无需等待新型航母服役。

隐身化与体系化作战

歼-35的隐身优势使其能够突破敌方防空体系,削弱对方航母编队的“先敌发现、先敌攻击”能力。与歼-15D电子战机协同,可构建电子压制、隐身突防、引导打击的作战模式。歼-35的作战半径可将航母编队的侦察引导范围扩展至非常远的距离,引导055型驱逐舰的远程弹道反舰导弹,形成“舰载机+水面舰艇”的多层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体系。

花旗国海军F-35C隐身舰载机的作战特点与存在问题

F-35C舰载战斗机的服役状态及所属单位

F-35C舰载战斗机自2019年起正式服役,目前是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主力舰载战斗机之一。F-35C是F-35系列的航母版,专为航空母舰设计,具备远程打击能力和隐身性能,能够执行空对空、空对地和情报侦察任务。截至2025年,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F-35C战斗机主要部署在以下单位,每个中队装备数量10-14架,经常因各种原因变化:

海军:

  • 第147攻击战斗机中队(VFA-147):驻扎在加利福尼亚州勒莫尔海军航空基地,是首支具备初始作战能力的F-35C中队。
  • 第106攻击战斗机中队(VFA-106):驻扎在佛罗里达州埃格林基地,是另一支重要的F-35C中队。
  • 其他中队:包括第109、第124、第130等中队,这些中队正在逐步完成换装并提升作战能力。

海军陆战队:

  • 第314攻击战斗机中队(VMFA-314):驻扎在加州米拉玛海军陆战队空军基地,是海军陆战队首支F-35C中队,并已进入完全作战能力阶段。
  • 第315攻击战斗机中队(VMFA-315):同样驻扎在米拉玛基地,正在逐步接收和部署F-35C战斗机。

航母舰队中的F-35C部署计划

美国海军现役11艘核动力航母(10艘尼米兹级、1艘福特级),每艘航母的舰载机联队计划逐步增加F-35C比例,以替代部分F/A-18E/F。尼米兹级:截至2025年,每艘标准配置10架F-35C。福特级(CVN-78):可搭载20架F-35C,并配备电磁弹射系统以优化起降效率。

但福特级很多设施并不支持F-35C运作,还需要较大升级和调整,短时间没有希望了。已确认部署的航母:

  • “卡尔·文森”号(CVN-70):2021年首次部署F-35C。
  • “华盛顿”号(CVN-73):2024年完成升级后搭载F-35C,替换原驻日岩国基地的第115中队。

美国海军计划将F-35C升级到Block 4,包括AGP85氮化镓相控阵雷达与电子战系统。计划在2030年前将所有航母换装F-35C,总数达200架以上。

作战特点

美国航母上的F-35C的主要作战任务是侦察和打击,并不是空战,而美国国内就有很多人说,”F-35是隐身A-7攻击机”,现实作用也是如此,F-35从计划开始就是以对地打击为主,空战是兼职的,因为空战任务是186架F-22来完成的,加上几万枚AIM-120中距弹,完整的空中作战体系,在当时条件下空中是没有什么对手的,F-35具备隐身和大弹仓,对地观瞄系统完整,加上数量多,会有有着很强的打击力,很多地方一直再说F-35战斗机空战有多么好,而且还被吹成了天下无敌,这个完全被误导,或者是美国的有意误导,真正打起来保证会让你吃个大亏。

虽然一次只是投放2枚908公斤精确制导弹药(升级后具备投放数量更多的小直径炸弹),但通过隐身能力可以渗透到远程探测设备,要地防空导弹阵,机场等关键节点附近投放,除非是特别加固目标,否则很少能够抗住这么大口径的航弹直接攻击,说的简单一点,机场被摧毁了,也就没有啥空战好打了!

美国空军的穿透式作战理念由来已久,F-117时代就开始进行隐身攻击作战这种类似穿透式作战的尝试,但因F-117数量少,难以形成强大战斗力。随着技术发展和作战需求变化,“穿透型制空”(PCA)概念正式提出,F-35系列战斗机成为这一作战概念中的重要一环。

存在问题

F-35系列战斗机存在可用率低的问题,会影响其在作战中的实际出动架次和持续作战能力。据相关说法,各国装备的800多架F-35,但可用率长期低于50%,隐身涂层维护复杂性和发动机(F135)可靠性问题进一步制约作战效能,也就是2架当一架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穿透式作战能力的发挥,而这些问题就是当初F-35什么都想要,结果啥都搞不好的结果。

2022年1月,F-35C在“卡尔·文森”号航母上发生了一起事故,飞行员在降落过程中触地后弹射逃生,但航母甲板上仍有人员受伤,这起事故暴露了F-35C尾钩设计的问题,但随后通过改进得以解决。

起落架结构问题:阻力支撑部件在高频次着舰后易超负荷失效,需每200次起降强制检查,增加维护负担。

燃料系统故障:高压燃料管振动导致泄漏风险,需全面更换阀门设计,预计2025年完成机队整改。

据说F-35最新一批单价为7500万美元(不含发动机),F135发动机的单价约为1500万美元。F-35系列的平均单价为9700万美元。整个项目已经消化掉了1.35万亿美元,所以马斯克想砍掉F-35项目,用无人战斗机代替。

F-35系列战斗机尽管存在可用率低等问题,但数量优势要重视,且其具备的隐身特性、低空性能等特点使其在穿透式打击方面有一定威胁。凭借其隐身能力,配合低空飞行利用地形掩护等战术,确实有可能突破一些国家的防空体系,渗透到纵深区域实施打击,对于缺乏完善反隐身能力和防空体系建设的国家来说,防御难度较大。

F-35在面对中国强大的反隐身能力时,可能不得不放弃原本的穿透式作战计划,或者采取更加复杂、迂回的战术,增加其作战成本和风险,降低作战效率。

但中国反隐身体系建设的比较完整,原因是自已经批量装备了有隐身战斗机,这样在自我相互对抗中,无论隐身还是反隐身都得到了提升,隐身战斗机从五代机,迭代到了六代机至少两个型号,从外形上就能看出隐身级别越来越高。反观美国六代机还没有动静。

结论

从F-35C的角色定位来看,其在航母舰载机体系中的确承担着多种重要任务。电子战和情报收集能力使其能够为整个航母战斗群提供关键的信息支持,利用隐身性能接近敌方区域获取情报,干扰敌方的通信和雷达系统等。引导F/A-18E/F等非隐身战机进行攻击,充分发挥了F-35C的态势感知优势和隐身优势,实现了作战效能的最大化。

对于中国海军的16、17号舰而言,歼-35和歼-15的搭配也具有类似的作战逻辑。歼-35凭借隐身能力进行前出侦查、目标识别和锁定等任务,然后将信息传递给歼-15,歼-15可以依靠其载弹量大、作战半径等优势实施远程打击。这种隐身与非隐身战机的组合模式,能够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形成互补,有效提升航母战斗群的作战能力。

同时,强调隐身战斗机之间空战是体系对抗而非单纯的数据比拼,所以本文就不做歼-35和F-35C的比较。在实际作战中,除了战机自身的性能数据外,还涉及到预警机的支持、电子战能力、指挥控制系统的效率、飞行员的素质以及与其他作战单元的协同配合等诸多因素。

只有将这些因素有机整合,形成一个高效的海空作战体系,才能在复杂的空战环境中取得优势。随着技术发展,未来航母舰载机的作战模式可能还会进一步演变和优化,需要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