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返乡创业,带火县域经济
春节返乡创业,带火县域经济
春节期间,大量年轻人选择返乡创业,为县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据统计,2024年乡村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到13.7%,较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6.1%,增速比城镇快1.4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背后,是返乡创业者们在家乡热土上挥洒汗水、追逐梦想的故事。
返乡创业热潮涌动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到家乡创业。他们带着在外打拼积累的经验和资源,投身于家乡的建设中。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支持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和退役士兵等各类人员返乡下乡创业,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辟就业新渠道、培育“三农”发展新动能。
政策的支持为返乡创业提供了有力保障。例如,返乡下乡创业人员可在创业地享受与当地劳动者同等的创业扶持政策。首次创业、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返乡创业农民工可获得一次性创业补贴。此外,国家还鼓励金融机构为返乡创业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允许利用宅基地建设生产用房创办小型加工项目。
创业模式多样化
在返乡创业的浪潮中,创业者们结合当地资源和市场需求,探索出了多种成功的商业模式。
在安徽安庆太湖县,电商产业成为返乡创业的重要抓手。太湖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负责人占丽达通过直播带货,推广当地特色农产品。据统计,太湖县电商交易额已突破33亿元,年网销额超1000万元的农村电商企业达17家。返乡创业者赵戬通过短视频平台直播带货,成功拓宽了自家农场的产品销路。
广东汕尾陆丰市则依托丰富的文旅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陆丰市拥有192公里的海岸线和风光旖旎的北部山区,以及甲子英歌、陆丰皮影戏等国家级非遗项目。春节期间,陆丰市推出各类民俗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吸引大量游客。据统计,除夕当天,当地就新增游客9.32万人次。
重庆垫江县则通过科技创新驱动工业发展。重庆三丰玻璃有限公司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获得10余项发明专利和5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公司通过与高校合作,攻克技术难题,提高产品质量,年产玻璃瓶约40亿只。
县域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消费市场呈现出旺盛的活力。春节期间,各地乡镇大集、农贸市场、商场超市人头攒动,各色商品琳琅满目。据统计,2024年春节期间,8省份22城星悦茂接待客流近600万人次,同比增长20%。
值得注意的是,县域消费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升级趋势。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智能手机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在江西省鹰潭市,有消费者通过申请政府置换补贴和旧车折旧,最终只花了6.5万元就购买了一辆比亚迪电动汽车。
为了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各地纷纷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消费环境。例如,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通过“高铁急送”、“供销+公交”等方式,畅通农产品进城渠道。江苏省张家港市供销合作社则打造农副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溯源快检新治理模式,确保食品安全。
未来展望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返乡创业将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赛迪方略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县及西部百强县显示,县域经济呈现出六大发展趋势:创新要素持续集聚提升县域创新投资水平;现代基础设施提质强化县域通达性;数字化赋能迭代升级提高政务服务“软实力”;高水平产业载体为县域产业投资提供新支撑;一流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营造宜居宜业新环境;绿色低碳发展成为投资竞争力新来源。
对于创业者来说,返乡创业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份责任。他们不仅在实现个人价值,更在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市场环境的持续优化,返乡创业的前景将更加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