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打陀螺:非遗文化的旋转魅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打陀螺:非遗文化的旋转魅力

引用
搜狐
8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18681966_121798711
2.
http://gz.people.com.cn/n2/2025/0203/c361324-41125522.html
3.
https://creatrip.com/zh-CN/news/11134/
4.
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09/t20240925_5786621.shtml
5.
https://www.ctnews.com.cn/dongtai/content/2025-02/02/content_170114.html
6.
https://ty.httpcn.com/info/html/2024118/ILTBTBPWMEKO.shtml
7.
http://www.yn.chinanews.com.cn/news/2025/0201/79080.html
8.
https://www.cxshb.gov.cn/stsb/sbgk/dmdz.htm

在中国,有一种玩具已经流传了7000多年,它就是陀螺。从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制和木制陀螺,到山西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的5000至7000年前的陶制陀螺,再到河南龙山文化遗址中的石陀螺,这些文物见证了陀螺在中国古代的广泛分布和悠久历史。

陀螺不仅是一种简单的玩具,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陀螺被称为“独乐”。到了唐朝,这种玩具传到了日本,并一直沿用至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宋朝时,陀螺被称为“打娇惜”或“千千车”,而到了明朝,首次出现了“陀螺”一词。清朝时,冰上陀螺成为了一种流行的娱乐方式,称为“冰猴”。

2021年5月24日,打陀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一传统游戏终于获得了应有的认可和保护。在贵州荔波,瑶族陀螺更是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符号。

近年来,陀螺作为一项传统体育项目得到了重新关注。1995年,打陀螺被列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2003年更名为陀螺,进一步推动了这项运动的发展。在即将举行的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陀螺将继续作为竞赛项目之一,展示其独特的魅力。

荔波县瑶山瑶族乡是陀螺文化的重要传承地。每年春节期间,这里都会举办陀螺争霸赛,吸引来自贵州、广西等地的瑶族同胞参与。2025年第二届陀螺文化节期间,共有14支队伍、140名瑶族陀螺高手参赛,比赛分为男子团体赛、女子团体赛等多个组别。荔波陀螺已成为贵州参加全国民族体育运动会的重要项目,多次在全国获得好成绩,瑶山也因此被誉为“中国陀螺之乡”。

在荔波,陀螺已经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运动,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民族记忆。瑶族人民通过陀螺比赛,不仅展现了高超的技艺,更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如今,这项古老的游戏正以新的方式焕发出勃勃生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

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陀螺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它不仅是一种简单的游戏,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文化传承。在新时代,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好、传承好这一文化遗产,让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让我们期待陀螺这项古老的运动,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继续旋转出更加绚丽多彩的篇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