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广式早茶入选非遗,品味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广式早茶入选非遗,品味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引用
澎湃
9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367956
2.
https://post.smzdm.com/p/al8dv70o/
3.
https://culture.southcn.com/node_d165b70b0b/6845f7f475.shtml
4.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19A05YXH00
5.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4684785288376833
6.
http://c.cicphoto.com/cn/view14361365
7.
https://foodiechefstore.liteshop.tw/articles/oY38pfEwab3FXD72nAhdkvDR
8.
https://ms.httpcn.com/info/html/20241023/ILTBTBAZILIL.shtml
9.
http://cngoesglobal.com/guangdong/3560.html

近日,广府饮茶习俗正式被列入广东省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一消息不仅让广州人欢欣鼓舞,也让全国人民的目光再次聚焦于这道独特的岭南文化风景线。

作为广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式早茶早已超越了单纯的饮食范畴,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符号。从清朝咸丰年间的“二厘馆”到如今遍布全国的早茶酒楼,这杯茶里的乾坤,点心里的讲究,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与情感。

01

从“二厘馆”到非遗:广式早茶的百年传承

广式早茶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咸丰年间。当时,广州街头出现了一些简陋的茶档,门口挂着“茶话”的木牌,供应茶水糕点,被称为“一厘馆”、“二厘馆”。这些茶馆设施简陋,但价格亲民,成为路人歇脚聊天的好去处。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厘馆”逐渐升级为茶居,再到后来的茶楼。特别是20世纪20年代,陆羽居点心师郭兴首创“星期美点”,每周推出新品种,这一创新举措让广式点心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如今我们熟知的许多经典之作,如虾饺、烧卖、叉烧包等,都是在那个时期研发出来的。

02

经典点心背后的故事

叉烧包:从街头小吃到茶楼主角

叉烧包是广式早茶中最具代表性的点心之一。它松软香甜的外皮与鲜美多汁的叉烧馅完美结合,每一口都让人回味无穷。据说,叉烧包最早只是街头小贩的普通小吃,直到20世纪初才被茶楼纳入菜单。经过改良后,叉烧包以其独特的风味迅速成为茶楼的招牌点心。

虾饺:从“透明的艺术”到餐桌明星

虾饺的出现,标志着广式点心制作工艺的一次飞跃。选用新鲜虾仁,配以特制调料,包裹在晶莹剔透的外皮中,每一颗虾饺都像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据说,虾饺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广州,一经推出便广受欢迎,很快成为各大茶楼的必备点心。

肠粉:最接地气的广式美味

肠粉是广东早餐的代表性食品,以其细腻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深受食客喜爱。洁白如玉的肠粉皮,包裹着鲜嫩的肉馅或蔬菜,再淋上浓郁的酱汁,每一口都充满了广东早晨的温馨与美好。肠粉的制作工艺看似简单,实则十分讲究,从磨米浆到蒸制,每一步都需要精细的掌控。

03

早茶里的岭南文化

广式早茶不仅仅是一种饮食习惯,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它承载着广东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也体现了岭南文化的包容与创新。在茶楼里,人们不仅可以品尝美食,还可以谈天说地,享受闲适的时光。这种慢生活的态度,正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广府饮茶习俗入选非遗,不仅是对其历史价值的认可,更是对其文化意义的肯定。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广式早茶提醒着我们:生活,除了奔波劳碌,还应该有诗和远方。让我们在一杯香茗、一笼点心中,品味生活的美好,感受文化的魅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