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特色小生意:临沂糖果和石家庄灯笼的商机
春节特色小生意:临沂糖果和石家庄灯笼的商机
春节前夕,中国北方的两个小村庄正在上演着一场别开生面的“年味革命”。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梅花镇屯头村,村民们正忙着赶制各式各样的宫灯;而在山东省临沂市,徐福记等知名糖果品牌则在各大电商平台掀起了一场“甜蜜风暴”。这两个看似普通的村庄,却在春节期间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商业奇迹。
“中国宫灯第一村”的春节故事
走进屯头村,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灯笼工厂。大街上随处可见灯笼配件,快递车不时驶过,将一箱箱宫灯发往全国各地。这里被誉为“中国宫灯第一村”,每年生产的宫灯占全国市场份额的80%,年销量超过1亿对。
白军平是屯头村远近闻名的宫灯制作艺人,专门制作大型灯笼。在他家中,女儿白伟静正和家人一起赶制一个直径5米的巨型灯笼。“这个大灯笼是山西汾阳市的订单,预计明天发出。像这样的大型灯笼,完全依靠手工,制作一个大概需要一周的时间。”白伟静表示,现在正是灯笼销售旺季,一家人经常忙到深夜。
屯头村党支部书记白理伟介绍,每年从“十一”假期到农历春节期间,屯头村就进入了生产、销售灯笼的旺季。目前,全村90%的村民从事宫灯及相关产业。作为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藁城宫灯已由过去的单一品种发展到现在的转灯、羊皮灯、纸雕灯等7个系列300多个品种。
石家庄市藁城区宫灯协会会长白会平表示,今年他家工厂产品以国潮风灯笼为主,供应一些公园、景区和庙会等进行春节氛围营造。“国潮风灯笼是在传统灯笼的基础上改良制作,把竹条换成了更加结实的铁丝、钢丝,灯笼布面也改为了PVC材质。”白会平说,国潮风灯笼相比传统灯笼图案也更加新颖、多样,符合当下的潮流。
屯头村宫灯年产值逾20亿元,除了供应国内市场,其产品远销越南、新加坡、英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随着“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宫灯第一村”以其独特的“氛围担当”角色,向全球传递着温暖而浓郁的年味。
临沂糖果的甜蜜商机
在山东省临沂市,徐福记等品牌糖果正在各大电商平台掀起一场“甜蜜风暴”。在临沂九州超市,糖果、坚果等年货销量同比增长20%。徐福记等品牌糖果成为消费者争相购买的热门商品。
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徐福记新年糖成为热议话题。用户们纷纷晒出自己购买的徐福记新年糖,并分享使用体验。一位用户写道:“毫不夸张,每年老妈指定的新年糖果年货必定是徐福记!!!囤徐福记糖果就是见证过年开始的仪式哈哈哈。”
徐福记新年糖的设计颇具匠心,桶身采用红黑配色,带有国风插画和丝巾装饰,既传统又时尚。盖子设计成可翻转的糖果盘,方便实用。一桶包含8种经典口味,如黑芝麻酥心糖、橘瓣形橡皮糖、棉花糖等,老少皆宜。
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徐福记还推出了线上购买渠道。在美团外卖平台上,消费者可以搜索“徐福记送福气”,领取59-12或99-20的优惠券,享受最快30分钟配送到家的服务。
成功要素分析
两地产品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文化传承:宫灯和糖果都是中国传统年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浓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
创新设计:屯头村的国潮风灯笼和徐福记的新年糖都在传统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既保留了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
营销策略:两地企业都善于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方式,通过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扩大影响力。
质量保证:无论是屯头村的手工灯笼,还是徐福记的糖果,都以优质的产品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
启示与借鉴
屯头村和临沂糖果的成功案例为其他创业者提供了宝贵经验:
结合传统与创新: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要善于创新,让产品更符合现代市场需求。
注重产品质量:优质的产品是赢得市场的关键,要严把质量关。
多渠道营销: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策略能有效扩大市场覆盖面。
把握时间节点:春节等传统节日是销售旺季,要提前做好准备。
强化品牌意识:通过品牌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徐福记和屯头村宫灯都是很好的品牌案例。
春节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一个充满商机的市场。屯头村和临沂糖果的成功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善于把握市场机会,创新经营方式,就能在这个特殊的季节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