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国网车网技术公司的充电黑科技大揭秘!
五一假期,国网车网技术公司的充电黑科技大揭秘!
2024年五一假期期间,新能源汽车高速公路充电量累计达2914.0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62.53%,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速度,更展现了国家电网在充电服务保障方面的卓越能力。
智慧服务保障:让充电更便捷
为应对五一假期的充电高峰,国家电网提前制定了周密的保障方案。通过智慧车联网平台的大数据分析,精准预测热门路线和充电桩使用情况,筛选出6281个繁忙的充电场站,在节前完成特巡检查,确保设备状态良好。
假期期间,国家电网组建了线上线下联动的保障团队,平台研发、运维人员24小时值班,对重点场站设备运行状态进行闭环管控。同时,安排8518人次现场值守,完成10270站次巡检,并部署656台应急充电设备,全方位满足车主的充电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电网通过“e充电”App创新推出了充电优惠券机制。利用技术和经济手段,引导车主前往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的公共充电场站充电。这一举措成效显著,与2023年同期相比,高速公路充电量分流提升了8.7倍,有效缓解了高速服务区的充电压力,减少了车主等待时间。
技术创新:打造智慧充电新体验
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e充电App已成为连接车和桩的“桥梁”。平台拥有全国最大的充电服务网络,包括3.2万个国网自营充电站和超2600个社会合作充电站,构建了十横十纵两环高速充电网络,覆盖近5万公里高速公路。
在技术创新方面,平台持续优化用户体验。从最初的扫码充电,到现在的即插即充,从普通充电到液冷超充,国家电网不断推动充电技术的革新。在北京、济南、许昌、南京等地建成的ChaoJi充电示范站,更是将充电效率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在换电领域,国家电网也走在了行业前列。针对重载上坡等高功耗运输场景,研发了国内首套纯电动矿山重卡智能换电系统,实现了3分钟全自动电池更换。同时,通过快换电池箱成组、换电接口等关键技术的研发,解决了行业共享化难题,形成了覆盖客车、乘用车、重卡等全场景的换电服务网络。
充电基础设施:布局与创新并重
截至2024年11月,国家电网运营的充电桩数量达到19.6万台,在全国主要充电运营商中位居第四。虽然从数量上看,与特来电、星星充电等企业相比还有差距,但国家电网的充电网络在布局的科学性和服务的可靠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国家电网的充电桩布局充分考虑了用户需求,重点覆盖高速公路、城市热点区域以及乡镇景区等关键地点。通过与社会充电站的互联互通,形成了全国充电“一张网”,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充电体验。
未来展望:车网互动引领能源转型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充电基础设施与电网的互动将成为重要趋势。国家电网正在积极探索智能充放电引导服务,通过价格激励手段,引导用户参与电网互动,实现削峰填谷。
目前,国家电网已接入420个V2G(Vehicle to Grid)示范站,实现了车网互动的规模化应用。通过需求侧响应机制,用户可以在风、光发电时段使用清洁绿电,既降低了充电成本,又促进了新能源的消纳。
作为央企,国家电网在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和能源转型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优质服务,国家电网正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着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