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名塔/开元寺塔
河北名塔/开元寺塔
在河北定州这座古城中,有一座被誉为"中华第一塔"的北宋古塔——开元寺塔。这座高83.7米的砖木结构古塔,不仅是佛教文化的象征,更是一座集建筑科学、艺术和历史文献价值于一体的宝塔。
河北定州是个古城,自古就有“九州咽喉地,神京扼要区”之称。著名诗人崔护就是在定州写下了那首脍炙人口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千古名诗,谱写了一段浪漫唯美的爱情故事。
在定州古城里,开元寺塔是当之无愧的核心位置!开元寺塔坐落在定州市内,因建在开元寺中而得名,开元寺早已毁,寺中建筑唯存此塔。开元寺塔始建于北宋真宗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落成于北宋仁宗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足足修建了半个世纪,此后经历了十余次地震、雷击等自然灾害,依旧傲视苍穹。堪称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
这座北宋古塔,高83.7米,共11层是我国现存最高的砖木结构古塔,也是全世界同时期同结构建筑物中最高的建筑物,被著名古建专家罗哲文赞誉为“中华第一塔”!
兴建此塔的原因,一是为了供奉开元寺大僧人令能奉旨从天竺取回的佛经;二是军事所需,在北宋时期,定州地处宋辽交界边陲,登塔可望辽国军情。“天下十八道,唯河北最重,河北三十六州军,唯定州最要”,战略位置至关重要,登塔可望契丹军情,因此也称“料敌塔”。
定州开元寺塔既是一座佛塔,又兼军事作用,这在全国的砖塔中也极为罕见。除此之外,它更是一座集建筑科学和艺术、佛教文化、历史文献价值于一体的宝塔。
塔内保留着被称为“宋代建筑彩画重要遗存”的斗拱彩画,和被梁思成先生赞誉为“宋式天花之佳作”的彩绘平棋,以及佛教人物壁画、金刚经函等珍贵文物。塔内还保存着多块北宋到清代的碑刻和多处名人题记,尤其是镶嵌在塔壁上的31块北宋石刻,为研究北宋官制、军制、佛教信仰提供了第一手珍贵的参考资料。
这座宝塔屹立千年,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