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烟真的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吗?
戒烟真的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吗?
202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上发表的一项重要研究显示,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在确诊后的任何时间点戒烟,都能将发生重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降低近50%。这一发现进一步证实了戒烟对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性。
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烟草中的尼古丁等物质会导致血管收缩,使外周血管收缩,血压上升,从而引起心率加快,增加心脏的负担,长期可导致心脏功能下降。同时,吸烟会促进血小板聚集,香烟中的焦油等有害成分能够刺激体内炎症反应,进而激活凝血系统,导致血小板活化并聚集形成血栓,影响血液的正常流动,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更严重的是,吸烟还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长期吸烟会导致血脂异常,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块,进而引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心病。此外,吸烟还会增加血液黏稠度。烟草中的化学物质能改变红细胞表面蛋白结构,使其变得僵硬而易于聚集,同时也会促使白细胞活化,释放出一种叫做内皮素-1的物质,这种物质具有强烈的缩血管效应,能使微血管收缩,从而使血液流速减慢,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然而,戒烟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研究数据显示,戒烟1年后,冠状动脉疾病风险降低50%;戒烟5年后,心血管疾病风险可降至与正常人相同水平。即使对于已经患有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戒烟也能带来显著的心血管健康改善。
一位网友在小红书上分享了他的戒烟经历。他提到,自己在戒烟初期经历了剧烈的咳嗽、痰多等症状,但这些症状在两个月后逐渐好转。他发现,戒烟后身体状况明显改善,不再像以前那样担心健康问题。这个真实案例生动地展示了戒烟带来的积极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戒烟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即使戒烟多年,患者的心血管风险也无法完全达到从未吸烟者的水平。因此,预防始终胜于治疗。对于吸烟者来说,尽早戒烟是保护心血管健康的关键步骤。而对于尚未吸烟的人,最好的选择当然是远离烟草,避免走上这条需要艰难回头的路。
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旨在提高公众对烟草危害的认识,鼓励人们戒烟,希望下一代免受烟草危害。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自己和身边的人创造一个无烟的健康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