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申遗成功三周年:世遗总展示馆里的千年风华
泉州申遗成功三周年:世遗总展示馆里的千年风华
2021年7月25日,泉州以“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之名,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三年后的今天,作为展示泉州世界遗产的重要窗口,泉州世遗总展示馆以其丰富的馆藏和独特的文化价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寻这座千年古城的辉煌历史。
泉州世遗总展示馆位于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内,这座创建于1959年的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海事类专题博物馆,也是首个反映“海上丝绸之路”历史的博物馆。走进展示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层楼高的影壁,上面5艘张帆的福船模型,彰显着这座博物馆的特色和主题。
展示馆一楼入口处的长幅画卷《刺桐梦华图》格外引人注目。这幅画卷生动再现了10至14世纪泉州作为东方大港的繁荣景象:成百上千艘商船满载着各国货品和商人纷至沓来,一派繁忙的贸易景象跃然纸上。
展示馆通过663件珍贵文物展品,全面展示了泉州22个遗产点的历史背景和丰富价值。这些遗产点涵盖了行政管理机构遗址、城市格局关键设施遗迹、多元社群宗教建筑、生产基地、运输网络等多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宋元时期泉州完整的海外贸易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泉州海交馆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馆内收藏的外来宗教石刻种类之丰、数量之多、价值之高,在全世界享有盛名。其中,伊斯兰文化陈列馆展出的300多方宋元时期阿拉伯及波斯人遗留的石刻,包括教寺建筑石刻和墓葬建筑石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二楼的“中国舟船世界”展区同样令人印象深刻。这里展出了近200件精美的船模及随船属具,以及12艘从全国各地征集来的特色实船。通过这些展品,参观者可以全方位了解中国古代舟船文化的辉煌历史。
自泉州成为世界遗产城市后,海交馆的参观人数显著增加。据统计,每逢节假日,每天6000个预约号常常被一抢而空。为了满足参观需求,博物馆不仅延长了开放时间至晚上7点,还推出了多场公益讲解服务。
泉州湾宋代沉船是海交馆的镇馆之宝。这艘1974年在泉州湾后渚港发掘的古船,是我国迄今为止出土的唯一一艘海外归航的宋代古沉船,对于研究古代海上贸易和舟船制造具有重要意义。
泉州海交馆不仅致力于展示泉州的海丝文化,还积极通过展览交流推动中外文化的互鉴。2023年7月25日,在泉州申遗成功两周年之际,“福船的故事:从泉州驶向马六甲”双城展在泉州和马六甲同时开展,反响热烈。此外,海交馆每年都会举办多场海外展览活动,足迹遍及美洲、欧洲、亚洲及非洲等地。
泉州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也在持续进行。2024年1月1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世界遗产保护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为泉州世界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同时,泉州还建立了100多人的文物志愿者服务队伍,涵盖文物专家咨询、义务讲解、义务巡查等领域,形成了政府与民众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从金鱼巷的微改造工程到开元寺的保护修缮,从泉州花灯的传承创新到南音文化的活态展演,泉州正以实际行动守护着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千年古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年来,泉州以打造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为目标,大力推动世界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可持续发展,着力发展人文经济,让山海之美与人文之韵更好为发展增添光彩。泉州世遗总展示馆作为展示泉州世界遗产的重要窗口,将继续向世人讲述这座千年古城的辉煌历史与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