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医教你如何通过情绪管理清胃火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医教你如何通过情绪管理清胃火

引用
中国新闻网
8
来源
1.
https://www.chinanews.com/life/2024/06-27/10241696.shtml
2.
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406182.html
3.
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387505.html
4.
http://www.bjft.gov.cn/fengtaishibao/html/2024-02/19/content_9506_17068812.htm
5.
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406151.html
6.
https://www.tjzyefy.com/system/2024/10/30/030152032.shtml
7.
https://www.wxtcm.com/wxygzs/LinZhengJingYan/3198.html
8.
https://www.imagingcoe.org/tw/column/378/diet-emotions-connection-health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很多人常常感到心烦气躁、口干舌燥,甚至出现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等问题。这些看似平常的症状,很可能就是中医所说的“胃火旺盛”。中医认为,胃火不仅与饮食习惯有关,更与我们的情绪状态密切相关。那么,如何通过情绪管理来清胃火呢?

01

五脏之火与胃火

在中医理论中,热邪和火邪是密切相关的概念。热邪多由外感引起,如风热、暑热;而火邪则常由内生,如心火、肝火。五脏之火各有其表现和调理方法:

  • 心火:虚火表现为口干舌燥、心烦意乱,实火则表现为面红目赤、口腔溃疡。
  • 肝火:虚火导致眼睛干涩、头晕目眩,实火则引起眼睛红肿、情绪烦躁。
  • 肺火:虚火表现为午后潮热、干咳少痰,实火则导致咳嗽少痰、咽喉肿痛。
  • 胃火:虚火主要表现为口干舌燥,实火则表现为上腹部不适、口干口苦、牙痛、牙龈出血。
  • 肾火:通常为虚火,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
02

情绪如何影响胃火

中医认为,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也是脏腑气化升降的枢纽。而“七情内伤”(喜、怒、忧、思、悲、恐、惊)是导致内伤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思虑过度最易伤脾。

思虑过度会导致脾气郁结,表现为食欲不振、胃脘腹部饱胀。脾胃功能失调还会导致气血化生不足,进而引起脾气虚弱、心血亏损,出现食欲不振、脘腹闷饱、肢体困乏、懒言少语、神疲健忘、失眠多梦等症状。

03

情绪管理的具体方法

以情胜情疗法

《黄帝内经》提出了“情志相胜”疗法,即通过调整脏腑气血阴阳、人体气机升降出入来调整心态。具体方法如下:

  • 怒伤肝者,以悲胜之:悲忧之事可消散郁结的愤怒情绪。
  • 喜伤心者,以恐胜之:恐惧可抑制过喜引起的心气涣散。
  • 思伤脾者,以怒胜之:愤怒以气之升发可宣散过思导致的脾气郁结。
  • 忧伤肺者,以喜胜之:喜悦可宣散过忧导致的愁结闭塞。
  • 恐伤肾者,以思胜之:思虑以气之凝聚去抑制气之下夺。

日常情绪管理建议

  • 动为纲:适当的运动可促进消化,增进食欲,使气血充足,精、气、神旺盛,脏腑功能不衰。
  • 素为常:少吃油腻的食物,多吃蔬菜。日常饮食应以清淡为主,以便清理肠胃。
  • 酒少量:不要嗜酒无度,以免损伤脾胃。
  • 莫愁肠:思虑过度易伤脾胃,导致气血生化不足,使精神疲乏、心悸气短、健忘失眠、形体消瘦。
04

实践指导

饮食调理

  • 虚火:适量食用小麦、牛奶、梨汁、银耳等。
  • 实火:食用丝瓜、白菜、苦瓜、芹菜等清淡食物,也可选择萝卜汁调理。

运动调理

推荐练习八段锦中的“调理脾胃须单举”动作:

  1. 吸气双手掌上升至中脘处,左手掌于膻中穴上撑,右手掌向下,左手上举至头左上方,左手指尖在肩井上方,右手掌根下按,右手虎口正对下肢外侧。
  2. 呼气同时左臂下落于腹前,回到起势动作,左右交替各一次。右臂自然落下,掌心向下,双手于胯旁一个拳头间距。该式动作一左一右为一次,共做三次。

这个动作通过双手上下反向运动,能快速疏通脾胃气机,恢复紊乱的脏腑功能,对消化不良、胃胀腹满、心胸烦闷、呃逆、呕吐、大肠秘结、腹痛等问题都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通过合理的情绪管理和日常调理,我们可以有效控制胃火,保持脾胃健康,从而预防和缓解各种疾病。记住,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心态是预防疾病的关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