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特色餐馆的逆袭:社区团购与预制菜的双重奏
上海特色餐馆的逆袭:社区团购与预制菜的双重奏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上海的餐饮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堂食停摆、客流锐减的困境,许多特色餐馆开始探索新的经营模式。其中,社区团购和预制菜成为了许多餐馆的救命稻草。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探讨上海特色餐馆如何借助社区团购和预制菜实现逆袭。
社区团购:从“救急”到“常态”
2020年3月,上海的餐饮业几乎陷入停摆。位于徐汇区的晓平饭店,一家以响油鳝丝闻名的小店,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老板陈晓平回忆说:“那时候真的很难,店里一天都见不到几个客人。”为了生存,他开始尝试在小区业主群里发布菜品信息,没想到反响热烈。一位顾客回忆说:“那时候大家都出不了门,能在小区群里买到新鲜的鳝丝,真的很开心。”
就这样,晓平饭店的社区团购业务逐渐做大。陈晓平还专门开发了适合家庭消费的小份装菜品,价格也比堂食优惠。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餐馆的生存问题,还意外地开拓了新客户群体。许多之前从未来过店里的顾客,通过社区团购认识了晓平饭店,疫情后纷纷到店消费。陈晓平感慨地说:“社区团购不仅帮我们度过了难关,还带来了新生意。”
无独有偶,位于静安区的古香陈记传统菜也通过社区团购实现了逆袭。这家以红烧肉闻名的老店,疫情期间推出了“家庭套餐”和“一人食”两种团购选项,深受社区居民欢迎。老板李建国说:“我们还专门设计了保温包装,确保送到顾客手中的菜品温度和口感。”
预制菜:从“配角”到“主角”
与社区团购同步兴起的,是预制菜市场。许多特色餐馆开始将招牌菜制成预制菜,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售。位于浦东新区的兴兴·海派本帮菜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这家以油爆虾闻名的本帮菜馆,疫情期间推出了多款预制菜产品,包括油爆虾、红烧肉、响油鳝丝等招牌菜。
兴兴的老板张伟表示:“我们请大厨专门研发了适合家庭烹饪的预制菜,既保留了餐厅的味道,又方便顾客操作。”为了保证品质,兴兴还专门购置了先进的速冻设备,确保食材的新鲜度。这种用心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预制菜业务迅速增长,甚至超过了堂食的收入。
位于闵行区的青鹤谷也通过预制菜找到了新商机。这家以宫中拌猪排闻名的餐厅,疫情期间推出了多款预制菜套餐,包括猪排、炸鸡、照烧鳗鱼等。老板王丽表示:“我们还专门设计了卡通包装,很受年轻顾客欢迎。”为了保证配送效率,青鹤谷还与多家物流公司合作,确保预制菜能快速送达顾客手中。
从“危机”到“转机”
社区团购和预制菜不仅帮助上海的特色餐馆度过了疫情难关,更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许多餐馆借此机会优化了供应链,提升了数字化运营能力,甚至开拓了新的业务模式。一位餐饮业分析师表示:“疫情加速了餐饮业的转型升级,那些善于创新的餐馆,反而在危机中找到了新机遇。”
随着堂食的逐渐恢复,这些餐馆凭借创新渠道和高品质菜品,赢得了更多顾客的喜爱。一位经常参与社区团购的消费者表示:“现在即使能出门了,我还是会通过社区团购买菜,既方便又实惠。”另一位消费者则表示:“尝试过餐馆的预制菜后,我成了他们的忠实顾客,经常来店里用餐。”
上海的餐饮业正在逐步复苏,但这场疫情带来的改变是深远的。社区团购和预制菜,这两个原本只是“配角”的经营模式,如今已成为许多餐馆的重要业务板块。正如一位餐馆老板所说:“吃上放心、实惠、便利的饭菜始终是刚需,我们只要保持定力,融入社区,提升品质,小店就能越开越好。”
这场疫情考验下,上海的特色餐馆们用创新和坚持,不仅保住了自己的“烟火气”,更让这座城市的生活气息重新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