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平南特大桥设计黑科技:广西最大跨径斜拉桥如何炼成?
揭秘平南特大桥设计黑科技:广西最大跨径斜拉桥如何炼成?
1月18日上午10时18分,随着最后一节钢箱梁精准吊装到位,由中交一公局集团牵头投资建设的平南特大桥主桥成功合龙。这座广西在建最大跨径斜拉桥,以其636米的主跨,一跨飞越西江黄金水道,成为广西高速公路网中的一颗明珠。
平南特大桥位于贵港市平南县境内,是广西全州至容县高速公路(平南至容县段)的关键控制性工程。大桥全长2273米,索塔高180米,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120公里。作为广西在建最大跨径斜拉桥,平南特大桥具有大直径桩、大体积混凝土、高索塔、高支架、长拉索等特点,是一座典型的高墩大跨桥梁。
在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采用了多项创新技术和智能化控制系统,确保了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自主研发的高精度激光测距传感器,这种传感器能够实现毫米级的精度控制,大幅提高了施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此外,项目还搭建了集成数字孪生技术与监控管理系统的自动智能平台。这个平台能够全面覆盖施工关键区域与设备,自动监测施工形态与结构,确保施工安全与质量控制无死角。通过可视化传感系统,建设者可以实时监控前支点、后锚点等关键受力部位,对起吊重量进行精准测量,有效降低了施工风险。
这些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体现了中国桥梁建造的顶尖水平,也为世界桥梁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皆连所说,中国拱桥技术的发展,为世界桥梁建设提供了“刚度大、耐久性好、造价低”的比较方案。
目前,平南特大桥的建设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大桥建成后,将促成玉林、贵港、桂林等地向北连通长株潭、长三角区域,向南对接广东珠三角区域。这不仅完善了广西高速公路网络布局,也提升了西江经济带与北部湾经济区、粤港澳大湾区的互联互通水平,对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具有重要意义。
平南特大桥的建设,是中国桥梁建设者们智慧与汗水的结晶,也是中国从“桥梁大国”迈向“桥梁强国”的有力见证。随着大桥的建成通车,它不仅将成为广西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更将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