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松养心胶囊:心脏早搏治疗的新突破
参松养心胶囊:心脏早搏治疗的新突破
近日,国际心血管专业顶刊《欧洲心脏杂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在线发表了一项由中国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鹤教授牵头开展的重要研究。这项研究聚焦于参松养心胶囊对射频消融术后房颤患者的影响,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参松养心胶囊可显著降低射频消融术(RFCA)后持续性房颤患者的房颤复发率,同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这一突破性发现不仅为房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更为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强有力的循证依据。
参松养心胶囊的组成与作用机制
参松养心胶囊是在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治疗心律失常的创新药物,由人参、麦冬、山茱萸、丹参、酸枣仁(炒)、桑寄生、赤芍、土鳖虫、甘松、黄连、南五味子、龙骨等12味中药组成。
基础研究显示,参松养心胶囊可通过多种机制发挥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包括降低室早负荷,改善心脏微循环,提高传导功能,阻滞多离子通道和调节非离子通道,调节自主神经功能以及抑制心肌重塑等,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快慢兼治多种心律失常。
临床研究证实显著疗效
既往多项循证医学研究证实,参松养心胶囊在心律失常治疗领域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一项大型多中心、双盲研究结果显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早疗效优于美西律,治疗阵发性房颤疗效与普罗帕酮相当,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可提高心室率7.15次/分。此外,参松养心治疗心衰伴室早和窦缓伴室早的研究表明,参松养心在显著降低室早次数的同时,还能提高缓慢心率,同时改善心功能。
专家共识认可临床价值
作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长期房颤可导致进行性心力衰竭、心脏性猝死和脑卒中等各种并发症,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据中国房颤中心联盟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房颤患者人数高达2000万,疾病负担沉重。
对于房颤的治疗,目前非药物治疗中的RFCA是阵发性房颤的一线治疗方案,然而RFCA术后房颤具有一定的复发风险,对于持续性房颤患者来说复发率则更高。因而,探索安全、有效的药物在RFCA后长期使用以维持窦性心律至关重要。
黄鹤教授牵头开展的SS-AFRF研究结果显示,参松养心胶囊可显著降低Per房颤患者RFCA术后房颤的复发,同时避免了服用传统AADs药物造成的不良反应,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这不仅为房颤患者RFCA术后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也为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强有力的循证依据。
展望未来: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突破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房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不断上升。此次研究结果的发表,不仅为心血管领域的国际难题提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方案,也为中医药的全球化发展提供了有力循证。这标志着我国传统中医药在传承创新和国际化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是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中的重大突破。
相信随着临床实践的进一步深入,未来会有更多房颤患者从参松养心胶囊的治疗中获益。这一创新药物的广泛应用,将为全球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