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尔那茜演绎邓婵玉:一位殷商女战神的诞生
那尔那茜演绎邓婵玉:一位殷商女战神的诞生
2025年春节档,备受瞩目的史诗级特效巨作《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震撼上映。影片中,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将军形象令人印象深刻,她就是由新生代演员那尔那茜饰演的邓婵玉。这个角色不仅展现了女性力量的崭露,更通过丰富的战争场景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让观众看到了一位真正有血有肉的女战神。
506天的磨砺:从素人到战士的蜕变
那尔那茜,这位来自草原的姑娘,原本在演艺圈默默无闻。她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赴挪威深造戏剧教育专业,回国后在母校任教并从事儿童戏剧表演培训。如果不是乌尔善导演的慧眼识才,她可能至今仍在幕后耕耘。
为了塑造邓婵玉这个角色,那尔那茜接受了为期506天的高强度特训。这段经历对她来说堪称人生转折点。训练营的生活异常艰苦,从基础体能到专项体能,从徒手格斗到兵器训练,那尔那茜都必须亲力亲为,不允许使用替身。
“我没有武术功底,也不是舞蹈演员,只是平时喜欢运动。”那尔那茜回忆道,“最初是乌尔善导演建议我往动作演员方向发展。在训练营里,我们从一张白纸开始,逐步掌握格斗技巧。这个过程让我体验到了邓婵玉成为将军前的生活。”
双刀训练是那尔那茜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作为右撇子,她需要花更多时间适应左手的使用。“练双刀的时候经常会打到自己,有时候脸上会有淤血,但是你无法克服心里的忌惮的话,总归是练不好的,一旦收着劲儿动作就会做不到位,还得豁出去抱着打着就打着吧反正过几天也就好了的心态。”她回忆道。
除了武打训练,那尔那茜还接受了马术、潜水等多项技能锻炼。这段经历不仅让她掌握了必要的表演技能,更帮助她建立了强大的信念感。“在训练营里,通过自己身体的反馈我明白了,这个事情有谱,我想我能做动作演员,可以放手一搏。”她说。
重塑邓婵玉:从悲剧到英雄的转变
在《封神演义》原著中,邓婵玉的形象并不光彩。她被作者赋予了诸多不幸:被土行孙垂涎,被背叛,被强占,最终成为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的角色。然而,在《封神第二部》中,这个角色得到了彻底的重塑。
电影中的邓婵玉是一位英姿飒爽、智勇双全的女将军。她主动请缨攻打西岐,率领魔家四将与八百骑兵征战沙场。在黄河边遭遇西岐伏击时,她临危不乱,展现出非凡的指挥才能。更重要的是,她坚守军人原则,绝不伤害无辜百姓。
这个版本的邓婵玉,更像是一位真正的战士,而非原著中被命运摆布的女子。她有自己的信念和原则,不盲目服从上级命令。当发现殷寿的暴政可能导致生灵涂炭时,她选择了站在正义的一方。
文化传承与女性力量的展现
邓婵玉这个角色的成功塑造,不仅体现在动作场面的精彩,更在于她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她身上融合了殷商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女性力量的现代诠释。
在影片中,观众可以看到邓婵玉身着精美的青铜铠甲,手持双刀,展现出殷商时期女性将领的风采。她的形象让人联想到历史上著名的商朝女将军妇好,展现了中国古代女性在军事领域的卓越贡献。
同时,邓婵玉也打破了传统女性角色的刻板印象。她不是等待拯救的公主,也不是男性英雄的附属品,而是一个独立、自主、有能力改变命运的女性形象。这种设定无疑对当代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具有深远的启发意义。
观众反响:一位令人难忘的银幕形象
《封神第二部》上映后,邓婵玉这个角色迅速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认可。许多观众表示,那尔那茜的表演令人印象深刻,她不仅展现了角色的英武之气,更通过细腻的表演传达了角色内心的挣扎与坚持。
“那尔那茜饰演的邓婵玉,身手之敏捷,心性之坚定,丝毫不输男儿。”一位观众在观影后评价道,“她让这个角色既有铁血的一面,又有柔情的瞬间,非常立体。”
更有观众表示,邓婵玉与姬发之间隐而不彰的情感线,处理得恰到好处。“这种不彰显的表达,反而尤为动人。”一位网友写道,“很喜欢片尾曲中‘有女铮铮,热血难凉’的歌词,这是对邓婵玉最好的注解。”
随着《封神第二部》的热映,邓婵玉这个角色不仅成为了影片的一大亮点,更激发了观众对殷商文化的好奇与兴趣。正如那尔那茜在接受采访时所说:“探索戏剧与现实的界限,展现对人、对生活和对社会的艺术化关怀,是我们作为演员的责任。”
通过那尔那茜的精彩演绎,邓婵玉这位殷商女战神的形象,已经深深印刻在观众心中。她不仅是一个银幕角色,更成为了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与女性力量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