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防爆指南:别让鞭炮引爆下水道!
春节防爆指南:别让鞭炮引爆下水道!
1月30日,四川内江市资中县一名男孩将鞭炮扔入化粪池中,不慎引发沼气爆炸,现场多辆汽车被炸翻。所幸并未造成人员伤亡,但男孩和家长已被警方带走调查处理。
这起事故再次敲响了春节燃放鞭炮的安全警钟。事实上,此类事件并非个案。据统计,近年来因儿童在下水道附近燃放鞭炮而引发的爆炸事故屡见不鲜,轻则造成财产损失,重则导致人员伤亡。
为什么下水道如此危险?
城市下水道中常积聚由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沼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当沼气浓度达到5%-15%时,遇到明火极易引发爆炸。实验数据显示,1立方米沼气的爆炸威力相当于0.5公斤TNT炸药。而1公斤TNT可以释放4.6百万焦耳的能量,相当于爆破一台小汽车的炸药量。因此,下水道一旦发生爆炸,其威力不容小觑。
如何安全燃放鞭炮?
选择安全地点:务必选择空旷无人处,并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如干燥的木柴、窨井、加油站等场地。
购买合格产品:从正规渠道购买烟花爆竹,选择个人燃放类产品,不要购买A、B级专业燃放产品。
家长陪同:不要让孩子单独燃放鞭炮,燃放时必须有成人陪同。
正确燃放:将烟花爆竹平稳放置在地面燃放,不要拿在手里。点燃后立即离开,万一出现异常情况,不要马上靠近产品,一般等待15分钟后再去处理。
注意个人防护:燃放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酒后不要燃放。同时要注意保护耳朵,当烟花爆竹爆炸时,所发出的巨大噪声对听力有害,所以这时我们需要及时捂住耳朵,并且可以张开嘴巴来减少噪音对耳朵的冲击,也可使用棉球、耳塞进行保护。对于耳部结构还没有发育好的小朋友,家长要尤其重视对孩子听力的保护。
春节期间其他安全注意事项
除了燃放鞭炮的安全,春节期间还有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
交通安全: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留意红绿灯、来往车辆和走人行横道线。不坐无证车辆,骑车佩戴安全头盔,乘车系好安全带,做到“一盔一带”的要求。
食品安全:教育孩子不食用“三无”食品,过期食品,路边摊食品,要食用认识的、炒熟的野生菌。
防火安全:在野外用火要有大人陪同,教育孩子不私自在野外用火,外出露营、野餐也要注意用火安全,假期在家烤炭火要开窗通风,以防一氧化碳中毒。
防溺水安全:教育孩子不去河边、池塘等水域玩耍或者下水游泳,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防网络沉迷:合理使用手机,不沉迷于手机游戏和短视频。
防自然灾害:假期里谨防地震灾害,泥石流灾害,雷电灾害。
预防性侵害安全教育:教育孩子不接触陌生人,更不能接受陌生人礼物,孩子外出玩耍不单独去偏僻地方;不与熟人异性同处私密空间。
防欺凌安全教育:教育孩子之间相处要和睦相处,不玩耍锋利物件,避免伤害他人。
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服,预防感冒,做好预防工作,做好个人卫生勤剪指甲,勤洗手,多通风,减少去人多密集的地方。
春节是欢乐的节日,但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家长朋友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加强安全教育和监护,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新春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