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出血?当心牙周炎找上门!
牙龈出血?当心牙周炎找上门!
每天刷牙时牙龈出血,你是否觉得这是小事一桩?殊不知,这可能是牙周炎的早期信号。牙周炎,这种发病率高达90%以上的口腔疾病,不仅会导致牙齿松动脱落,还可能引发全身性疾病。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牙周炎的危害,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这一常见的口腔问题。
牙周炎的早期症状
牙周炎的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最常见的就是刷牙时牙龈出血。很多人会误以为这是刷牙用力过猛所致,其实这是牙周炎的典型表现。随着病情的发展,还会出现以下症状:
- 牙龈红肿:牙龈颜色从正常的粉红色变为鲜红色或暗红色,边缘肿胀。
- 口臭:由于细菌滋生,口腔会出现持续性异味。
- 牙周袋形成:牙龈与牙齿之间形成深沟,容易藏匿食物残渣和细菌。
- 牙齿松动:牙槽骨吸收导致牙齿支持结构丧失,牙齿逐渐松动。
牙周炎的危害
牙周炎的危害远不止于口腔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继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第三大杀手。其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牙齿缺失:牙周炎是导致成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随着牙槽骨的吸收和牙龈的退缩,牙齿逐渐失去支持,最终可能导致牙齿自行脱落或需要拔除。
影响全身健康:牙周炎与多种全身性疾病密切相关,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早产和低体重儿等。研究表明,长期严重的牙周病患者比牙周病程度轻或没有牙周病的人,更容易出现上述全身疾病,且病情往往更为严重。
降低生活质量:牙周炎导致的牙齿丧失和咀嚼困难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饮食和语言功能,进而降低生活质量。此外,牙周炎还可能影响患者的社交活动和心理健康。
牙周炎的预防方法
预防胜于治疗,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预防牙周炎的关键:
正确刷牙:推荐使用巴氏刷牙法,每天早晚至少刷2次,每次至少3分钟,确保牙齿各角落都能清洁到位。这种方法能有效去除牙龈边缘菌斑,防止细菌滋生引发炎症。
使用牙线:牙缝是细菌和食物残渣易积聚处,牙刷难以彻底清洁,牙线可深入牙缝清洁,防止牙菌斑积累。牙缝较大者还可使用牙缝刷。
定期口腔检查:建议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专业的口腔检查和洁牙。洁牙能有效清除牙齿表面的菌斑和结石,减轻牙龈炎症。
牙周炎的治疗方法
一旦发现牙周炎,应及时就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
基础治疗:包括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目的是去除牙菌斑和牙石,控制炎症。这些治疗通常由牙科医生在专业的医院进行。
药物治疗:对于一些严重的牙周炎患者,可能需要辅助药物治疗,如使用抗生素来控制感染。药物治疗可以全身给药,也可以局部给药,直接作用于牙周袋内。
手术治疗:对于中晚期牙周炎患者,可能需要进行牙周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翻瓣清创术、骨移植术等,旨在清除深层牙石和促进骨再生。
牙周炎与全身健康的关系
牙周炎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北京医院口腔科副主任杨泓表示,牙周病与全身疾病之间看似毫无关联,但近年来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它们两者之间实际上存在密切联系。
在牙周病患者发炎的牙周组织中存在很多致病菌,这些细菌会释放大量毒素。同时,局部的牙周组织在对抗外来细菌侵犯时往往会产生大量抗体和炎症因子。这些细菌、毒素、抗体、炎症因子的长期存在,不仅造成局部牙周组织的损害,还会通过局部组织中的毛细血管,扩散到全身各个脏器,从而引发多种全身疾病。
专家特别提醒,在患有全身疾病的患者中,牙周病的发病率也高于没有全身疾病的健康人。尤其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其牙周病的好转甚至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牙龈出血不是小事,它可能是牙周炎的早期信号。牙周炎不仅会导致牙齿松动脱落,还可能引发全身性疾病。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治疗牙周炎。记住,预防胜于治疗,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预防牙周炎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