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热议:人形AI政策新动向
全国两会热议:人形AI政策新动向
2024年全国两会上,人工智能成为热议话题。多位代表委员建议加大对数字基础设施领域的支持,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赋能产业升级。其中,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备受关注,专家们认为其将成为引领产业数字化发展、智能化升级的新质生产力。
政策支持加码,人形AI迎来发展新机遇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移动党组书记、董事长杨杰建议,要以推进人工智能全方位、深层次融入实体经济重点领域、核心环节为方向,聚焦人民群众教育、医疗、养老等生活需要,加快布局超大型智算中心、人形机器人、无人驾驶、未来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新赛道,培育多模态人机交互、智能助手、工业理解计算及代码生成等有需求、有效益、有前景的创新应用,以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生产力深层次变革。
全国人大代表,美的副总裁、首席财务官钟铮建议,加快推动“智能制造专项”立项实施。支持科研院所、企业研究和突破数字化、人工智能、先进工艺、智能装备等关键技术的创新和融合,推动工业机器人、工业软件、智能检测装备、智能控制装备、增材制造装备等重点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并带动工艺、装备、软件成组连线创新突破,形成自主可控、先进适用的通用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基座。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射击射箭运动中心主任陶璐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我国竞技体育领域,“冠军模型”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结合应用,尚处于探索和试验阶段。为此,陶璐娜建议,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在“冠军模型”的更多场景应用,进一步开辟竞技体育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的新赛道,打造竞技体育全面发展的新动能。
技术突破引领,人形AI加速商业化应用
在政策支持下,人形AI技术不断突破,商业化应用加速推进。北京星动纪元科技有限公司最新款第六代人形机器人“星动STAR1”在甘肃省玉门市的丹霞地貌里参加了一场跑步比赛,这也是人形机器人首次参与户外奔跑运动,成功胜任山地、草地、戈壁、公路等复杂地形。
“星动STAR1”双手微微摆动保持平衡,双腿会如人类运动员一样腾空,在过弯、直线冲刺阶段都有加减速动作,整场比赛保持了良好的稳定性,速度达3.6米/秒。而这背后,是星动纪元独创的“原生机器人大模型”和“为AI定义的全新硬件平台”的强力支撑。
“星动STAR1”还配备了高性能全自驱、具有12个自由度的灵巧手“星动XHAND1”,其五指关节能够执行抓取、捏取、握持和拧转等多种动作。每个手指还配备了一个高分辨率触觉阵列传感器,提供精确的三维力触觉和温度信息,可感知切向力、物体边缘和形状、硬度和温度,实现对物体的精准抓取和操作,在科研、教育、服务等多个领域都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一款能够完成取药、用衣架挂衣服等动作的人形机器人“盖博特”格外引人注目。这台身高1.73米的机器人,拥有超长双臂,站立后能触摸到2.4米的高度,拥有比人更大的操作空间。据银河通用机器人产品总监朱辉介绍,“盖博特”只要充电就可以使用,电量不足时会自动回充,能够胜任药店、超市管理员、理货员等工作。
机器人“能干”,靠的是海量数据赋予的泛化抓取能力。“所谓‘泛化’,指的是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无需事先编程或学习,就能应对新的场景。”朱辉介绍,“盖博特”可以完成取药、补药、理货等一系列动作,是“硬件本体+小脑+大脑”的集大成者,并且展现出更聪慧的“大脑”,更灵活的“小脑”。
“在多模态大模型技术赋能下,我们人形机器人拥有了‘大脑’,可以理解人类自然语言,并根据语言指令与人类交互。”朱辉介绍,当人们对机器人说“我渴了”的时候,机器人首先调动大脑大模型,理解这句话的涵义。“‘我渴了’意味着‘想喝水’,然后观察周围环境,判断哪个物品是可以喝的,在多种物品中进行精准识别。找到合适的物品后,机器人调动‘小脑大模型’,完成移动、抓取等动作。”据了解,在大小脑模型的联动下,“盖博特”已可以理解人类自然语言并根据语言指令与人类交互。
在机器人的能力训练上,银河通用自研合成了千万级的场景数据以及十亿级的抓取数据,在合成数据的训练下,“盖博特”拥有着全球领先的泛化物体抓取技术,在抓取随机放置的透明或高光物体方面,成功率目前已达到95%以上,甚至已进一步掌握类似开柜子、开抽屉、晾衣服等灵巧手泛化操作技能。
市场前景广阔,人形AI产业规模将超千亿
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人形AI产业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根据最新预测,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27.6亿元。到2029年,该市场规模有望扩大至750亿元,占据全球市场的32.7%。此外,报告还进一步展望,到203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000亿元。
挑战与机遇并存,人形AI发展仍需突破
尽管前景广阔,但人形AI产业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全国政协委员、芜湖机器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许礼进表示,由于我国人形机器人研究起步较晚,在场景创新和应用推广等方面,产业还存在共性关键技术有待提升、产品成本高限制商业化应用推广、商业化落地场景缺乏阻碍产业化进程等现象。他建议,要强化政策导向,构建人形机器人场景应用创新生态,支持人形机器人企业创新成果在未定型阶段与应用方建立合作。
展望未来,人形AI将成产业升级新引擎
作为实体通用人工智能系统的典型代表,人形机器人是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平台产品,将成为引领产业数字化发展、智能化升级的新质生产力,有望持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随着技术不断突破和应用场景持续拓展,人形AI将为我国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