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有女铮铮——也说邓婵玉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有女铮铮——也说邓婵玉

引用
豆瓣
1.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6461765/

本文包含剧透内容,请谨慎阅读

看完《封神2》,我一度有一股冲动,就是按照电影中的设定为邓婵玉写一个小传。对于我来说,因为有邓婵玉这样一个闪耀的形象,《封神2》便已经值得四星。但是最后犯懒,只诞生了这篇影评。

查阅《封神》相关资料,看到对于邓婵玉的记载,看完之后觉得,电影这个改编,甚好。虽然比起原著,邓婵玉的生命和戏份都缩短了,但是却如同划过天空的耀眼流星,以最夺目的形象,留在了所有人的心中。


邓婵玉的出场,我们和纣王一样看不清她的样子。直到她坚毅的要求领兵出征,走到近前,抬起头来,我们才得见庐山真面目。

甲胄之下,是不同于宫廷贵族女性也不算标准美人的一张脸。双目狭长但目光坚毅。在托孤大臣推脱不愿应战的时候,主动请求领兵出征。为的是自己身为将士的责任,和家门的荣耀。

有女铮铮。

如果说到这里,邓婵玉展现的还只是勇气和志气,所有观众心里肯定都有一些担忧:有志气虽好,但她有没有能配得上这份志气的能力?

渭水河桥上,是邓婵玉和姬发第一次交锋。姬发和西岐将士们,藏匿河水中,试图给来犯的殷商大军一个下马威。先是桥下唱歌,接着,又是扯断独木桥,断大军去路。然而邓婵玉都应付得很好。也就是在这里,我相信很多观众和我一样一颗心放到了肚子里——这个女将,她真的行。


我最喜欢邓婵玉的戏份有两段。

一段是这开头桥上听情歌的戏份,一段是军营里洗澡的戏份。很巧,都是有人认为有些“男凝”的地方。

说实话,说这些戏份男凝的,其实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男凝。这两段戏份非但不是男凝,反而是应对男凝的最佳范本。

因为有女人在的地方,免不了男人想对她唱情歌。想挑衅,或者调戏,提醒你你只是个女人。而最好的让人闭嘴的方式,不是用鞭子抽他,或让他不要唱,骂他大不敬。而是让他尽管唱,但随后就在战场上,把他打得服服帖帖,并擒于马背。

因为只要是人就要洗澡,女将军也要洗澡。但凡洗澡的肩膀肯定就在外面。这不叫香艳。你觉得香艳是心里的固有形成的某些超链接被点击了。洗澡被撞见了,不慌不乱,落落大方,该说话说话,该穿衣穿衣。从澡盆里站起来的动作,不会有一秒迟疑。让人意识到,你除了身体构造和他不同,其余没什么不同。这就是应对性别差异的最好方式。

整个《封神2》,可曾看到一个士兵因为性别对于邓将军有任何轻慢不敬?

没有。在所有兵士心中,邓婵玉就是他们的将军,

当邓婵玉赤身从澡盆中站起,我们看到的是她落落大方的姿态,没有任何身体羞耻。反倒是她的男下属,低眉垂目,头都不敢抬。

这当中没有传统男女的反应,只有将军和下级。这是邓婵玉的威信,逾越了世俗男女之别。

而这短短的两段戏,仅仅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邓婵玉身为女将,多年来在以男人为主的军营里生活,而且还担当统帅这样的职位,会面对一些什么样的困难和尴尬,而她又是怎样面对。

结论是,她面对的非常好。她是一个称职的将军,心若磐石,令行禁止,有气度,有威信。


对于邓婵玉,电影真的不吝高光。我们可以看到,邓婵玉和姬发的几次武力碰撞,都是邓婵玉赢。在悬崖边那一场惊心动魄的追逐战,即使姬发乘的是兄长赠送的宝马也还是被邓婵玉追上。跑跑不掉,打打不过,邓婵玉在这里第一次展现出超高的武力值,虽然两人最后跌落悬崖,但其实是邓婵玉赢了。

接下来两人交锋不断。一时你稍占上风,一时我略胜一筹。从中可以看到邓婵玉的智勇双全,当然也有姬发的善良,和他从独自赴死到逐渐鼓起勇气应战的成长。

姬发雷震子等人夜袭军营,盗剑引走魔家四将。邓婵玉按兵不动。虽然损折了一员大将,却并没有中调虎离山计。两军对垒,她指挥调度游刃有余。

邓婵玉跟着姬发回军营的时候,我隐隐觉得可惜。但当时似乎也没有别的选择了。

她与其他西岐女子拉着手围着篝火跳舞,与姬发隔着篝火四目相望的时候,我虽然觉得这段恋情也挺美好,演员演技也实在动人,但多少还是觉得遗憾。

毕竟世界上,围着篝火与情郎跳舞的女子已经太多,女将军邓婵玉却太少。我还是觉得着盔甲的邓婵玉最美。

十绝阵到了绝境之时,邓婵玉在乱军之中纵马疾驰。当时我不知道她要做什么。

等她找到了姜子牙。看到装晕的姜子牙一番做作,当然也知道姜子牙必有图谋,但还是把姜子牙带上马背,带回殷商大营。当时我也只以为邓婵玉原来只是假意投诚。虽然有些为姬发可惜,但是也觉得,这才是我心中的邓婵玉。

殷商固然不仁,但是身为人臣,得君王信任,领兵出征,却三言两语为了一个男人改变立场,未免有失大义,有负同袍。

等到她和闻仲一番对话,我才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邓婵玉始终是邓婵玉。

最后的邓婵玉,以战士的姿态倒下,消散在爱人的怀里。她最后的愿望,是再听一次在渭水河上听到的那首歌。

邓婵玉死的时候为什么要喜欢别人调戏自己的情歌?

因为那本来就是一首好歌,就像那首《乐土》。不是什么淫词艳曲,只是老百姓发自内心的声音。最普通的青年男女在春天相遇相爱,百姓安居乐业,本来就是戎马一生的军人奋战的目标。

那也是他们两人故事的起源。无论最初是因为什么,到最后他们真的像歌里唱的那样,虽然没有言明,但早已心意相通。 喜欢情歌的邓婵玉,并不比战场上的邓婵玉魅力稍逊。正是因为她马背上能征善战,面对爱人又柔情似水,这个人物才更加动人。

邓婵玉只是邓婵玉,她不是战争机器,不是为了让谁代入觉得爽的空洞大女主,她是复杂而立体的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