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连续4年居全省首位!济南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35.32%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连续4年居全省首位!济南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35.32%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736582

2023年,济南市紧紧围绕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改革完善疾控体系的决策部署,紧抓发展契机,推进系统重塑,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主持人: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副处长 魏淑霞


发布人: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王东


济南市卫生健康委疾控处处长 曹若明


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制所所长、副主任医师 景睿


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 苏琳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2023年,济南市紧紧围绕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改革完善疾控体系的决策部署,紧抓发展契机,推进系统重塑,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局正式挂牌成立;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组挂牌成立,加挂济南市卫生监督所、济南市预防医学研究院牌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化扩大试点改革方案印发,改革试点范围扩至全市;村(居)民委员会均设立公共卫生委员会;市级公共卫生“六大中心”全部建成;济南市在全国32个省会城市与计划单列市中公共健康治理能力综合排名第四、传染病防制排名第二,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35.32%,连续4年居全省首位。

系统重塑,着力深化疾控体系改革

市及各区县均依托卫生健康部门设立疾病预防控制局,全面强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传染病防控、健康危害因素监测、重大疫情应对处置、公共卫生监督等职责。稳妥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机构整合重组,有效确保疾控和卫生监督工作全覆盖、无死角。突破体制限制,在3个功能区独立设置疾控中心,2023年均实现独立运行;全市所有村(居)民委员会均已设立公共卫生委员会,市、区县、镇(街)、村(居)四级疾控工作体系基本形成。

支撑有力,着力加强专业机构力量

市疾控中心、市应急医疗储备保障中心、市急救指挥调度中心等公共卫生“六大中心”全部建成。高标准推进疾控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做大“家业”。三年来,全市所有疾控中心均实施迁改扩建项目,总建筑面积增长2.4倍;核定编制总数1647个,疾控专业人员总数增长近一倍;累计遴选疾病预防控制首席专家20名。全市疾控系统共备案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75个;A类仪器设备配备率、A类检验项目开展率均达100%。

关口前移,着力推进医防融合走深走实

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公共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公共卫生科成立率均达100%。市、区县两级疾控中心与所有市、区县属医院签订医防融合协议;创新建立齐鲁新发突发感染识别实验室,设立公共卫生检测实验室质控中心,实现疾控中心实验室与医疗机构感染性疾病科人员、信息、资源“三通”,形成新发突发传染病发现、检测、诊疗救治和应急处置一体化平台。

多点触发,着力构建重大疫情预警处置体系

从密切部门协作、拓展监测渠道、规范评估预警、强化数据利用等方面持续发力,建立健全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纵向贯通省重大疾病监测系统及全市400家医疗机构,横向联通教育、民政、气象、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部门数据,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高效运行,实现62种传染病和常见症状动态监测。成立医学救援、传染病防控、中毒、辐射、心理救援、卫生监督等6类131支卫生应急队伍,建成省、市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6家,设立市级医疗卫生物资储备库,重大传染病疫情应对处置能力稳步提升。济南市实现结核、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疟疾、脊灰持续处于消除状态,传染病死因顺位降至12位。

草木蔓发,春意渐浓。提醒广大市民,春季为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呈现多种呼吸道传染病交替或共同流行态势,短期内以流感病毒为主。市民朋友注意保持室内良好的通风,勤洗手;均衡膳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及时添加衣物;出现发热咳嗽等相关症状,及时就医。

济南市传染病平均报告时间缩短至2.8小时

近年来,济南市创新监测机制,拓展多元途径,并将医防融合贯穿于传染病的综合防治、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等各环节,不断提升传染病防控工作能力,具体措施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突出高效灵敏,构建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严格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法定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覆盖全市357家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平均报告时间缩短至2.8小时,完成审核时间缩短至0.77小时。提质呼吸道疾病监测,构建哨点医院监测、病毒变异监测、城市污水监测在内的立体监测网络。强化部门间信息通报和数据共享,建立多点触发监测预警平台、基于传染病监测大数据的疾病态势感知平台和监测数据采集预警系统,汇集全市401家医疗机构、3300家药品零售店、3375家学校、138家养老机构等传染病防控相关监测数据,建立定期风险研判机制,为提前预判疾病流行态势,提早部署、有效应对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二是突出准确规范,提升病原识别一锤定音能力。建立覆盖全市的致病菌识别网、艾滋病筛查实验室、流感哨点监测网络等公共卫生专业检测实验室网络。提升检测检验技术能力,储备72小时内快速鉴定155种病原的技术体系,市疾控中心具备基因测序、病毒分离、培养组学技术、宏基因组学分析能力及罕见病原检测能力。市疾控中心通过医防融合机制,构建传染病防治高效“察打一体化”新模式,建立起新发突发传染病发现、检测、诊疗救治和应急处置一体化平台,将传染病病原识别向前延伸至临床,有效提升了传染病早期发现、快速处置和临床靶向诊断、精准救治的能力。

三是突出平急结合,重塑全市卫生应急体系。持续推进传染病防控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装备物资动态更新机制、常态化演练集训机制、24小时值班值守机制,搭建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卫生应急移动处置平台,上线济南市数字化流调系统。目前全市各级疾控中心均建立应急作业(响应)中心,成立市级应急队伍12支127人、区县级队伍79支904人,具备了发生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专业处置队伍均能1小时内到达现场开展处置工作的能力。

济南已基本构建起15分钟预防接种服务圈

预防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便捷的手段。济南市高度重视预防接种工作,持续推进预防接种机制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构建高质量预防接种服务体系。目前济南市供应的疫苗种类包括11类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和23类非免疫规划疫苗,每年接种各类疫苗约400万剂次,全市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率超过97%,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发病率持续维持在历史低水平,并于2023年获批国家电子预防接种证建设和应用试点城市。

一是健全网络,满足接种服务需求。持续完善预防接种单位硬件设施,不断提升预防接种服务环境,实现了全市预防接种门诊从规范化到示范化,再到数字化、智慧化的跃升。目前全市共设置儿童预防接种门诊249个、成人预防接种门诊28个、产科接种室60个、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101个、特殊健康状态人群预防接种咨询评估与接种门诊1处,其中儿童预防接种门诊智慧化比例达82%,基本构建起15分钟预防接种服务圈。

二是再造流程,保障疫苗供应安全。上线疫苗使用和预防接种全程管理系统,确保每一支疫苗来源可查、去向可追,全程受控、质量可靠。在疫苗储运方面,建立市级疫苗仓储点至预防接种单位的“点对点”模式,变多级配送为一级直配,变分散存放为集中仓储,有效解决了传统配送模式转库次数多、转接易超温的难题,并将配送时间缩短60%。在冷链管理方面,疫苗专业存储库、配送车、接种单位冷链设备在线实时温度监控系统安装率达100%,备用电源或备用发电机组配备率达100%,实现24小时温湿度自动监测。

三是多措并举,提升接种服务质量。强化接种管理,建立疫苗追溯码、预防接种单位编码、冷链储位码、接种医生编码、受种者编码“五码合一”验证机制,任一编码出现差错均无法进行接种,确保“三查七对一验证”落到实处,2023年全年未发生疫苗接种安全质量事故。提升人员素质,每个区县均建立1处以上规范化培训示教基地,所有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均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优化服务平台,上线预防接种市民服务平台“济南e苗通”,为市民提供通知、提醒、预约、查询、科普、查验和满意度评价等全方位信息服务,上线以来,绑定用户量已达到17.8万人。

春季该如何防治呼吸道疾病?专家这样说

春季昼夜温差大、多风、干燥,气候变化反复,人口流动较多,是各种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呼吸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直接与外界接触,因此呼吸器官最易受外界病原体的侵袭而致感染。国家卫健委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呼吸道疾病以流感为主,此外还有鼻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符合条件的人群建议按时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等,增强免疫力。

市民尤其是老人、孩子“一老一小”等高风险群体,在就诊和用药方面更需加强注意。普通感冒一般症状比较轻,3天至5天左右可以自愈,通常不需要到医院就诊,主要是在家休息,可以使用解热镇痛药物、镇咳祛痰药物等缓解不适症状。如果超过3天仍有反复高热、有呼吸急促、喘憋、吸气费力、胸闷、胸痛、进食差、精神萎靡、嗜睡等严重情况,特别是老年人和幼儿以及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基础的人群,需要及时就诊。

除非经过专业医生诊断为细菌感染,否则不应随意使用抗生素,以免产生耐药性。许多呼吸道疾病初期可能是由病毒引起,对抗病毒药物或支持疗法更有效。不建议在家自行用药,按照医生的处方和剂量使用药物,不自行增减药量或提前停药。儿童用药要特别谨慎,选用适宜儿童剂量的药物,避免使用成人药物减量替代。老年人用药要考虑到其生理机能减退和可能存在的多种慢性疾病,需要个体化治疗。

在疾病期间,还应加强护理,如多饮水、保持室内湿度适宜、充分休息、合理饮食等。减少公共场合活动,尤其是在疾病高发期避免前往人多拥挤地方。患有过敏性疾病,应积极寻找并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柳絮等,必要时使用抗过敏药物。对于有哮喘或其他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确保急救药物随时可用,并熟悉正确的使用方法。

济南肺结核报告发病率逐年下降,利福平敏感肺结核患者成功治疗率超九成

2024年3月24日是第29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是“你我共同努力 终结结核流行”。旨在倡导全社会关注结核病防治,不断提高健康意识,共同终结结核流行。

结核病仍然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重大呼吸道传染病,是我国政府重点控制的疾病之一。结核病可防可治不可怕。卡介苗又被称为“出生第一针”,新生儿、婴幼儿可以通过接种卡介苗来预防结核病。济南市高度重视结核病防治工作,不断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结核病防治工作机制,落实疫苗接种,强化主动筛查,实施早期干预,积极推进结核病防治关口前移,实现结核病分级诊疗和综合防治服务模式进一步优化,结核病患者医疗保障和扶贫救助政策进一步完善。全市肺结核报告发病率逐年下降,利福平敏感肺结核患者的成功治疗率保持在90%以上。

为减轻肺结核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济南市按照中央补助山东省结核病防治项目安排,对于现住址在济南市的居民,有肺结核可疑症状初次到县区级结核病定点医院结核门诊就诊者,以及经市县结核病定点医院确诊并登记的肺结核患者(确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这两类人群可以享受如下的优惠政策。一是初次到县区级结核病定点医院结核门诊就诊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享受1次胸部X光片补助70元和1次痰涂片检查补助10元。其中痰涂片阴性的肺结核可疑者享受1次分子生物学检查补助160元。二是确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可以在定点医疗机构领取疗程内的免费一线抗结核药品;享受随访检查费用减免,主要包括:治疗期间3次痰涂片随访检查,每次补助10元,强化期及疗程结束时各提供1次胸部X光片检查补助,每次70元。其中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按要求进行耐药筛查,并享受一定的耐药筛查补助;同时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中有可疑症状者享受1次胸部X光片补助70元、1次痰涂片检查补助10元;目前对于纳入治疗的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享受一定的住院补助和随访诊疗补助。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