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台湾元宵节:六大特色活动与传统习俗全览
2025台湾元宵节:六大特色活动与传统习俗全览
元宵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从古至今,元宵节不仅是家人团聚、共度佳节的美好时光,更是一个展示地方文化特色、传承民俗传统的绝佳舞台。2025年的元宵节即将到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台湾的元宵节,感受那份独特的节日氛围。
元宵节由来
元宵节,又称为"灯节",其历史可追溯至秦汉时代。相传在秦末,已有"正月十五燃灯祭祀道教太乙神"的习俗,这天既是道教天官的诞辰,也是农民祈求丰收的重要日子。当时,人们会在田野间举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保佑农作物丰收。
到了隋朝初年,元宵节逐渐演变为一个完整的节日。唐朝时期,元宵赏灯活动已经十分兴盛,无论是在繁华的京城,还是偏远的乡镇,到处可见悬挂的彩灯。人们还创造出巨大的灯轮、灯树、灯柱等装饰,满城呈现火树银花的景象。
宋朝则将元宵灯节推向了另一个高峰。灯会期间长达五天,灯具的样式更繁多,精巧的设计令人目不暇接。人们流连于热闹的灯市,不仅欣赏多姿多彩的灯景,还感受到节日的无限欢乐与浪漫氛围。
到了明朝,灯节的庆祝时间更长,成为中国历史上持续最久的灯节盛典。自正月初八起便开始点灯,称为"上节日",初八之夜则称"上节暝",象征灯节正式拉开序幕。从这一天起,万盏华灯照耀夜空,直到正月十七夜晚才落灯,整整十天,展现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
进入清朝,虽然灯节的庆祝时间缩短至三天,但灯火依旧璀璨夺目,灯饰工艺更加精巧奇幻,巧夺天工的花灯令人目不暇接。即便时间缩短,灯节依旧吸引无数民众流连其中,成为岁岁相传的重要节庆之一。
2025年元宵节具体日期:
- 国历时间:2025年2月12日(星期三)
- 农历时间:农历正月十五
元宵节习俗
灯火
元宵节自古便与灯火结下深深的缘分,至今仍保留许多与灯相关的习俗,如赏花灯、猜灯谜等,这些传统在华人世界的不同地区均可见。在西南地区,人们会燃起篝火,围炉共舞,象征祈福与团圆。这天,各地纷纷挂起灯笼,俗称为"开灯",有些地方的孩童则手提灯笼穿梭街巷,或燃放烟花,为夜晚增添璀璨光彩。除了纸扎灯笼外,一些地区还巧妙地以萝卜雕刻灯笼,制成别具特色的"萝卜灯",展现出浓厚的地方风情与创意巧思。
在南方许多语言中,如闽南语、客家话、马祖话(福州话)及围头话(粤语),"灯"与"丁"谐音,因此元宵点灯不仅是一个节庆习俗,更蕴含着添丁兴旺的美好寓意。正因如此,客家人、福建、潮汕、台湾、广东及香港地区的民众,皆视元宵点灯为迎福纳祥的象征。当灯火高挂,人们寄托着对家族繁衍、子子孙孙昌盛的祝愿,让这一习俗在岁月流转中持续绽放温暖的光芒。
走桥
元宵节期间,流传着"走桥"的习俗,又称为踩桥、踏桥、过吉祥桥,或以"走百病"、"消百病"、"遣百病"等名称寄寓对健康的祈愿。人们相信,踏过桥梁可驱散疾病与厄运,迎来新一年的平安顺遂。在广东佛山,这一习俗更有特色,被称为"行通济,无闭翳",寓意凡是走过通济桥的人,都能逢凶化吉,事事顺心。这种源远流长的传统,不仅承载着人们对健康与幸福的美好期盼,也使元宵节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多彩。
偷青
在广东与台湾的农村地区,元宵节流传着一项有趣的习俗"偷青"。广东人会在这一天偷偷摘取菜叶,而台湾则流行"偷葱",借此祈求好运与美满姻缘。特别是未婚女性,会在元宵夜里进行"偷青"的仪式,希望能为自己讨来婚姻美兆。
台湾更有俗谚云:"偷挽葱,嫁好翁;偷挽菜,嫁好婿",意指偷葱能带来如意郎君,而偷菜则象征能找到称心如意的夫婿。这一充满趣味的民俗,不仅展现了古人的智慧,也使元宵节增添了几分浪漫与期待。
台湾元宵节活动
台湾灯会
2025台湾灯会
图片源自:台湾灯会官网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小过年",象征着春节庆典的最终高潮。传统上,人们以燃放鞭炮、施放七彩烟火、提灯笼或举火把,在热闹喧腾的氛围中,祈求国泰民安、阖家平安。此外,品尝象征团圆与吉祥的汤圆,更为节庆增添喜气洋洋的氛围,迎接新的一年。在过去的台北地区,北投关渡宫、松山慈祐宫、万华青山宫及龙山寺等主要庙宇,每年元宵节皆会举办花灯展览,吸引大批民众前来观赏。然而,为了让更多民众能更便利地欣赏灯会,政府自民国79年(1990年)起,由交通部观光局筹办"台湾灯会",将各地寺庙分散的花灯展示集中举办,不仅省去奔波之苦,也进一步将灯会发展为台湾代表性的国际级节庆活动。
"台湾灯会"自首届举办至今,已走过28个年头,规模与知名度逐年提升,十年前即被国际媒体誉为全球最佳、最具创意的节庆活动之一。随着时代变迁,政府积极研拟灯会转型方向,期望透过创新设计,使灯会更具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并融入环保永续理念,展现台湾丰富的在地特色。
活动地点:桃园青埔
举办时间:2025年2月13日~2025年2月22日
活动资讯总揽:点击进入
盐水蜂炮
盐水蜂炮
图片源自:维基百科
"盐水蜂炮"名列世界三大民俗庆典之一,是台湾最具代表性的宗教活动,更是元宵节不可或缺的壮观仪式。相传"盐水蜂炮"起源於清朝19世纪末,当时当地爆发瘟疫,由於医药不发达,疫情日益严重,居民惶恐不安,遂向关圣帝君祈求庇佑。神明指示信众於元宵夜随神轿遶境,沿途燃放鞭炮,驱逐瘟疫。果然,翌日瘟情得以平息,从此,每逢元宵,人们便依循祖先的智慧,迎请关圣帝君出巡,延续这场震撼人心的传统盛典。当夜幕低垂,神轿在盐水街道缓缓前行,信众与游客争相簇拥,热闹非凡。当神轿行经商家或住户门前,早已备妥的炮台(或称炮城)便瞬间点燃,引信激发出无数"蜂炮"四散飞窜,火光交织,声势惊人!人们相信,在蜂炮的洗礼下,不仅能够驱邪避凶、消灾解难,还能扫除秽气,迎来一年好运,财源亨通。
活动地点:盐水武庙
举办时间:2025年2月12日
活动资讯总揽:点击进入
台东炸寒单
台东炸寒单
图片源自:台东制造
随着台湾各地炸寒单活动消失於日治时期,与元宵庙会活动共生的台东炮炸寒单爷,是台湾光复之后仅存的炮炸寒单爷活动,具有文化发展上的特殊性。以肉身寒单爷接受炮轰的仪展演,火光四射场面深具魅力而撼动人心,在当代宗教活动中展现出其独特的庆典美学,是呈现台东地方特色的重要文化资产。寒单爷作为武财的代表,与商朝的武将赵公明相关联,传说中为了驱寒,信徒们会投掷鞭炮来保护他。在这项活动中,炮炸的震撼效果和热烈的庆典,成为了台东元宵佳节的重要亮点之一。
活动地点:台东县成功镇
活动日期:2025年2月15日
活动资讯总揽:点击进入
平溪天灯节
平溪放天灯
图片源自:维基百科
平溪放天灯这项活动被誉为全世界14个此生必游的嘉年华会之一、全球第二大新年夜庆祝活动,还被选为全球最值得参与的52件新鲜事之一,无论是当地居民还是世界各地的游客,都将此活动视为年度盛事。放天灯的习俗可追溯至清代闽南移民的历史,当时移民在开发平溪地区时,放天灯祈求平安和保佑,这使得天灯逐渐承载了报平安的象征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天灯逐渐成为元宵节的重要活动,并在20世纪末成为台湾各地发展地方文化特色的缩影之一。如今,平溪放天灯不仅具有深厚的宗教和历史意涵,也融合了常民文化的特色。透过文化传播与观光推广,这一区域性的庆典逐渐扩大,成为全球知名的嘉年华活动,吸引著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参与并体验台湾独特的节庆氛围。
活动地点:宜兰平溪国中、十分广场
活动日期:2025年2月8日、2025年2月12日
活动资讯总揽:点击进入
苗栗火旁龙
苗栗火旁龙
图片源自:维基百科
苗栗市区元宵节的(火旁)龙节庆活动,拥有深厚的歷史背景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源自华人传统的舞龙表演艺术。这项习俗最早由客家族群发展而来,反映了他们在艰苦环境中的奋斗精神。客家人每年年底农忙后,会在农闲期间开始"糊龙"(制作舞龙),由有心者担任龙主,成立龙队,并在农历新年前进行这一过程。这不仅是为了迎接农历新年,也有着浓厚的祈求意涵,藉由舞龙活动祈求消灾解厄、风调雨顺和新一年的农作丰收。不同於其他地方的舞龙习俗,苗栗发展出独具特色的"炸龙"(火旁龙)习俗,并且与庙会和节庆场地自然结合。每年,这项活动会在主祀关圣帝君的玉清宫前广场举行,吸引大量信徒和游客前来观赏。
活动地点:苗栗县苗栗市玉清宫
活动日期:2025年2月6日~2025年2月14日
活动资讯总揽:点击进入
澎湖乞龟
"乞者,乞讨也;龟者,瑞兽也。"这句话简洁地解释了"乞龟"的意涵,意思是向神明乞求祥瑞的龟。传统上,龟被视为长寿、安康的象征,因此,乞龟的活动具有祈求平安、顺利的意义。在早期的农业社会,由于百姓生活困难,尤其是遇到歉收之年,年关将近时,生活压力更是沉重。此时,庙宇会发挥其社会功能,於元宵期间举办乞龟活动,将库存的糯米、面粉等五谷米粮制成形狀像龟壳的糕点,并刻上象徵长寿的寿纹。信徒可以通过向神明请示筊杯,若神明许可,他们便能拿取这些糕点,祈求安康、财运和顺利度过困难的时期。
然而,澎湖的乞龟地點眾多,小編整理出2025乞龜地點給各位參考唷!!
澎湖天后宫 - 大米龟
图片源自:澎湖国家风景区管理处
游客和信徒会到台湾最早建立的妈祖庙——澎湖天后宫拜祭。庙前的水池中,会堆叠製作米龟,成为一個獨特的景觀,吸引無數民眾前來參觀。除此之外,參拜的人還會走過平安橋,這座橋不僅是象徵性的過渡,凡走過橋的民眾都會獲得一顆象徵好運的紅蛋,寓意著新的一年能夠平安順利、吉祥如意。
南甲海灵殿 - 蔬果龟
图片源自:澎湖国家风景区管理处
在南甲海灵殿,元宵节的庆祝活动可謂别具特色,除了传统的乞龟、过平安桥、安太岁等活動外,廟门前独特的蔬果龙也成为焦點。这些由凤梨、蒜苗等新鲜蔬果精心制作而成的蔬果龙,拥有巧妙的设计与活灵活现的造型,吸引了不少信徒和游客驻足观赏。
山水上帝庙 - 金灵大龟
图片源自:澎湖国家风景区管理处
山水上帝庙的元宵活动自民国75年起,已经歷了多年的發展与变革,从最初的肪片龟二对8台斤,逐漸演變到今天的金灵大龟,金灵大龟的重量已達210两,成为当地元宵节的代表性象征。除了龟的展示外,活动中还会进行抽獎和各式表演,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与。
镇港北極殿 - 黄金龟
图片源自:澎湖国家风景区管理处
锁港北极殿和山水上帝庙的元宵活动每年吸引了不少关注,尤其是两庙之间的"谁是金龟王"比赛,成为元宵节的一大亮点。2014年,锁港北极殿的250两黄金龟王和山水上帝庙的213.8两金灵龟再次上演一场龟王之争,为信徒和游客带来无比的期待和热烈的讨论。
外垵温王殿 - 金钱龟
图片源自:澎湖国家风景区管理处
如果你希望财源滚滚来,来到温王殿的金钱龟绝对不容错过。这些由钱币堆叠而成的金钱龟象征着财运与保平安,记得向神明乞求一隻,带回家中,祈求新的一年财源广进、平安顺利。
乌崁靖海宫 - 偷挽葱,架好ㄤ
图片源自:澎湖国家风景区管理处
在台湾,有一个有趣的元宵习俗,俗谚说"偷挽葱,嫁好尪",意思是未婚女性在元宵节晚上偷拔葱,就能嫁到好丈夫。这一习俗曾在104年元宵节由乌崁靖海宫举行过,成为当地的特色活动。
元宵节就吃这!
元宵与汤圆是华人元宵节的代表性食品,其起源可追溯至唐代,当时"面茧"与"焦餳"便是它们的雛形。"面茧"是一种形似蚕茧的面食,而"焦餳"则是一种烤饼,食用时常与糖一起放入热汤中品尝。这些传统食品多为圆形,象征着皎洁的明月,也承载着古人对祭月、赏月的仪式感与敬意。如今,圆润饱满的元宵与汤圆更赋予了团圆、和美的寓意,成为元宵佳节不可或缺的美味象征。
元宵
图片源自:维基百科
"汤圆"和"元宵"的制作方法不同,也因此口感上有所差异。汤圆是将馅料包入糯米粉团中,而元宵则是将糯米粉圆形地滚入馅料中,因此元宵的外层较粗糙,汤圆则较光滑。简单来说,汤圆是搓出来的,元宵是摇出来的!
总结:元宵节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让台湾跃上国际舞台,成为世界瞩目的文化盛事之一。除了传统吃元宵、提灯笼、猜灯谜等习俗,各地更发展出独具特色的庆祝活动,展现地方文化的多样性与生命力。台湾的元宵节庆典绚丽多彩,其中"平溪天灯节"让万盏天灯承载着人们的愿望缓缓升起,照亮夜空;"台东炮炸寒单爷"以震耳欲聋的鞭炮声祈求财运兴旺;"苗栗火旁龙"在火光与炮竹声中舞动巨龙,象征驱邪纳福;"澎湖乞龟"则通过龟形糕点与金钱龟,祈求福寿安康;"台湾灯会"更以绝美灯饰点缀夜色,展现创意与艺术的交融。丰富多元的庆祝方式,不仅展现台湾各地的民俗特色,也让世界见证台湾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与美好愿景的传统,随着时代的变迁持续创新与发展,让台湾的元宵节持续闪耀,成为全球旅人不可错过的民俗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