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孟达离世后,如何通过日常检查预防肝癌?
吴孟达离世后,如何通过日常检查预防肝癌?
2021年2月27日,香港知名演员吴孟达因肝癌在香港仁安医院逝世,享年69岁。这位陪伴了我们无数经典影视作品的“黄金配角”,最终还是没能逃过肝癌的魔爪。他的离世,再次引发了人们对肝脏健康的高度关注。
肝癌,这种被称为“癌中之王”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更令人担忧的是,肝癌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等到出现不适时往往已经到了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对于肝癌高危人群来说,定期进行早期筛查尤为重要。
那么,哪些人属于肝癌的高危人群呢?
慢性肝炎患者:特别是乙型和丙型肝炎患者,他们患肝癌的风险是正常人的100倍左右。据统计,约80%的肝癌患者都曾患有慢性肝炎。
长期饮酒者:每天饮酒量超过40-60克(相当于2-3两白酒),患肝癌的风险是普通人的2-3倍。酒精会直接损伤肝细胞,导致脂肪肝、肝纤维化,最终可能发展为肝癌。
肥胖和糖尿病患者:肥胖人群患肝癌的风险是正常体重人群的1.5-2.5倍,而且随着肥胖程度的加重,风险也会不断升高。
肝硬化患者:肝硬化是肝癌的重要危险因素,约70%-90%的肝癌患者都有肝硬化背景。
有肝癌家族史的人:如果直系亲属中有肝癌病史,那么患肝癌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长期接触化学物质的人:如在化工厂、装修公司工作,长时间接触有害物质会增加患肝癌的风险。
对于这些高危人群来说,定期进行肝癌筛查至关重要。传统的肝癌筛查主要依靠甲胎蛋白(AFP)检测和超声检查,但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医学界在肝癌早期诊断技术上取得了重要进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樊嘉领衔的团队研发的“7种微小核糖核酸检测试剂盒”(miRNA7),仅需采集0.2毫升血浆,就能准确诊断肝癌,灵敏度高达84%,特异性达88%。这一技术特别适用于甲胎蛋白阴性的肝癌患者,能显著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率。
除了依靠先进的医疗技术,我们还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降低肝癌风险:
接种乙肝疫苗:这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法,而乙肝是导致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戒酒:减少酒精摄入可以显著降低肝癌风险。
健康饮食:避免食用霉变食物,减少黄曲霉毒素的摄入。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已知最强的致癌物质之一,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
保持健康体重: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来控制体重,避免肥胖。
规律作息:避免长期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肝脏的自我修复。
避免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在工作中做好防护措施,减少化学物质对肝脏的损害。
积极治疗肝炎:慢性肝炎患者应遵医嘱规律服药,定期检查肝功能和B超。
定期筛查: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一次肝癌筛查,包括甲胎蛋白检测和肝脏B超检查。对于高危人群,筛查频率应更高。
肝癌的早期发现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吴孟达的离世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不要等到身体出现不适才去检查,那时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对于肝癌高危人群来说,定期筛查和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肝癌的两大利器。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关爱肝脏健康,远离肝癌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