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创新场景、重构业态——云南普洱"周末文化集市"新探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创新场景、重构业态——云南普洱"周末文化集市"新探

引用
中国青年网
1.
http://tour.youth.cn/xw/202403/t20240320_15143421.htm

在云南普洱,一场融合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经济的创新实践正在上演。自2024年2月起,普洱市推出"周末市民文化集市"活动,通过民俗展演、文创展览、非遗展示、茶咖展销等形式,不仅丰富了市民游客的文化生活,更带动了地方消费经济。

"多少年,多少代,妈妈的歌谣在世间传唱。嘿,啦咿呀咿呀咿呀,呀咿嘿……"近日,在普洱市普洱大剧院文化广场喷泉旁的青草地星空音乐会上,来自普洱市西盟县的本土民族乐队"阿倮尼"正在演唱佤族民歌《佤山源》。

随着乐队主唱尼内吹响佤族传统乐器小独笛,乐队DJ同时按下打碟机,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摇滚的结合瞬间点燃了现场观众的激情。


图:"阿倮尼"乐队在青草地星空音乐会上演唱《佤山源》。卢磊摄

台上,民族音乐歌手深情演唱阿佤民歌;台下,市民游客或站或坐,围在一起。观众们有的挥舞手中的荧光气球,有的随着音浪律动,还有的拿出手机拍照摄影,想要将这样文艺悠闲的周末慢时光定格住。

"空灵动听的民族音乐可以疗愈、洗涤心灵的每一个角落,让人的内心沉静下来。"在青草地星空音乐会现场感受的普洱市民黄毓珊说,希望每个周末都可以举办这样的活动。

黄毓珊口中的周末活动,是普洱市在2024年2月23—25日举办的主题为"以文惠民、以文润普"的普洱市市民文化节。文化节活动内容涵盖民俗展演、文创展览、非遗展示、茶咖展销等,随着参与体验的市民和游客数量不断增多,从3月开始,普洱市通过在每个周末定期举办"周末市民文化集市"的方式,努力丰富市民游客的周末出游业态,探索构建周末出游新场景。


图:"周末市民文化集市"活动现场。普洱市融媒体中心3月9日供图

云南普洱市以盛产普洱茶和普洱咖啡而闻名,还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民族文化资源。"'周末市民文化集市'丰富了市民游客的文化生活,还带动了地方消费经济。"普洱市市民文化协会副会长柴天宝说,集市融合展示了普洱茶咖、民间彩绘、民族织锦、绝板木刻和民族音乐等内容。

走进普洱市普洱文化中心广场,"周末市民文化集市"正热闹开集。广场中,干栏式建筑的傣族房屋与各色展位簇拥而立,火塘烤茶、佤族织锦、传统土陶制作、特色美食等展位前人头攒动,游客们纷纷换上多彩民族服饰,与一同前来的朋友拍照打卡。从普通游客到"哈尼少女""阿佤小伙",换装旅拍成为集市上年轻人打卡普洱的"新时尚"。


图:"周末市民文化集市"上的后备箱咖啡。普洱市融媒体中心3月9日供图

"后备箱经济"也成了"周末市民文化集市"打卡体验的热门项目,摊主将汽车后备箱变为贩售空间,在不同的地点售卖咖啡、调酒、汉堡、普洱茶饮等食品。

普洱周末文化集市已开放40个后备箱摊位,将这股"流动的经济"引入了集市现场。除了食品,集市上的"后备箱摊位"还将手工制品、人面彩绘等时尚"潮"玩也纳入其中,多元业态相互碰撞,激发出消费新活力。摊主阿本售卖热狗的"后备箱摊位"前客流不断。他说,每个周末在市民文化集市都会售出近200个汉堡,还可以交到有趣的朋友。


图:市民游客在"周末市民文化集市"体验人面彩绘项目。廖智若愚摄

普洱市市民文化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月23日以来,"周末市民文化集市"日均人流量已超过1万人,带动了周末消费。有的银饰摊主两个周末就卖空了摊位上的所有银饰制品,有的民族服饰摊主每个周末可以卖出7000余元的服饰产品。

在"周末市民文化集市"所在的普洱文化中心广场,游客还可以到普洱市大剧院、博物馆等公共文化空间一览普洱市各民族发展历程、普洱茶制作演化历史等内容,沉浸式感受当地民族文化。

普洱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施文艳表示,通过打造广场一站式的文化场景,让游客和市民朋友从视听玩乐食等多个方面畅享文化体验,进一步提升生活幸福感,让更多游客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夜幕低垂,人潮涌动,歌声四起。夜晚的"周末市民文化集市"上,来自湖南的游客许翔在"后备箱"咖啡摊位前一边品尝着摊主推荐的"日晒·疯夏"咖啡,一边听着青草地方向传来的民谣歌声。他说,"温柔的晚风、纯净的歌声再配上地道的普洱咖啡,在这里,我感觉非常惬意和放松"。

本文原文来自新华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