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万维财报预警:AI投入致巨亏,股价受挫
昆仑万维财报预警:AI投入致巨亏,股价受挫
1月23日,昆仑万维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警,预计全年亏损13.9亿元至19.9亿元,同比由盈转亏。这一亏损规模远超市场预期,而造成亏损的主要原因,正是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持续重金投入。
AI研发投入激增至11.4亿元,亏损规模逐季扩大
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昆仑万维实现营业收入38.28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却亏损6.27亿元,已连续三个季度出现亏损。其中,仅第四季度单季亏损就达14.15亿元至20.15亿元,亏损额呈现逐季扩大的趋势。
公司解释称,业绩亏损主要源于两方面因素:一是研发投入大幅增加,二是投资收益表现不佳。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已达11.4亿元,同比增长84.5%,超过2023年全年9.7亿元的研发投入。同时,受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影响,公司投资亏损约11亿元。
全面布局AI赛道,商业化落地仍待突破
面对巨额亏损,昆仑万维并未动摇其"All in AI"的战略决心。公司已在多个AI应用领域展开布局,试图构建一个完整的AI业务生态。
在基座大模型方面,公司于2024年4月推出拥有4000亿参数的"天工3.0"大语言模型,并于2025年1月正式上线"天工大模型4.0"o1版和4o版。其中,o1版专注于逻辑推理能力,4o版则在端到端语音上实现突破。
在AI应用层面,公司推出了多款创新产品:
- 天工AI智能助手:日活跃用户突破100万
- AI社交产品Linky:日活跃用户突破50万
- AI游戏《ClubKoala》:已开启Alpha测试,预计2024年10月开启Beta版测试
- AI音乐平台:推出国内首款AI音乐SOTA模型"天工SkyMusic"
- AI短剧平台SkyReels:集成了自研剧本大模型SkyScript、分镜大模型StoryboardGen、3D生成大模型Sky3DGen等
尽管AI产品矩阵日益丰富,但商业化落地仍面临挑战。公司坦言,AI应用的渗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大规模产生收入及利润可能还需要1-2年时间。
中型公司的AI突围之路:优势与困境
作为一家中型科技公司,昆仑万维在AI领域的布局面临着独特的挑战。
一方面,公司在多个细分领域展现出技术优势:
- 技术先发优势:早在2020年就开始布局大模型和AIGC领域
- 快速迭代能力:在多模态、端到端语音等方向持续创新
- 海外市场布局:AI产品加速出海,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达88.2%
另一方面,公司也面临着不容忽视的困境:
- 与大厂竞争劣势:在模型能力上难以与字节跳动、阿里巴巴等大厂竞争
- 商业化难题:尚未找到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 资金压力:持续研发投入导致亏损扩大,股价下跌影响市值表现
前路未卜:坚持还是放弃?
面对持续亏损,昆仑万维似乎并不打算轻易放弃AI赛道。公司创始人周亚辉表示:"如果当初不是做得很早,没有坚持做下来,现在肯定没有我们的位置。"
然而,现实的困境也不容忽视。大模型"六小虎"中的百川智能和零一万物已因资金压力退出竞争,行业洗牌正在加速。对于昆仑万维而言,摆在面前的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 继续投入:可能面临更长时间的亏损,但有望在AI商业化浪潮中占据一席之地
- 放弃AI:意味着前期数十亿元的投入将付之东流
- 寻求合作:在大厂和创业新锐的夹缝中寻找生存空间
在AI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赛道上,昆仑万维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公司的选择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前景,也将为其他在AI领域探索的中型公司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