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测序技术引领医疗检验新变革
基因测序技术引领医疗检验新变革
2025年1月,西安区域医学检验中心与华大基因合作建立的“基因测序西安交付中心”正式揭牌。这一合作不仅标志着基因测序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进展,也体现了精准医疗理念的深化发展。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在医疗检验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正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基因测序技术的优势
与传统的检验方法相比,基因测序技术具有显著优势。全景变异分析(Comprehensive Genomic Profiling,CGP)作为新一代测序方法,能够在单次检测中评估数百种基因,覆盖所有主要基因组变异类别,包括单核苷酸位点变异、插入缺失、拷贝数变异、融合和剪接变异等。这种全面的检测能力不仅提高了检测效率,还增加了识别目标变异的机会。
CGP的另一个重要优势是能够整合多个生物标志物的检测,避免了连续检测带来的组织消耗和重复活检。这对于癌症患者尤为重要,因为反复的活检不仅增加患者痛苦,还可能导致样本不足。通过单次检测,医生可以快速获得全面的检测结果,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
基因测序技术的应用场景
基因测序技术已经在多个医疗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
在肿瘤诊疗领域,CGP能够检测多种肿瘤相关生物标志物,帮助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例如,肺癌、乳腺癌、结肠癌等多种癌症类型都可以通过CGP检测到相应的靶向治疗靶点。此外,液体活检的CGP在无法进行组织活检的情况下,也能提供有关肿瘤基因组组成的重要信息。
在感染性疾病方面,基因测序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病原体,为临床提供精准的抗感染治疗方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教授指出,通过基因测序技术,医生能够更早地发现病原体,从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在产前诊断领域,基因测序技术为遗传性疾病的筛查提供了新的工具。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妇产科王新教授表示,高通量测序技术可以检测出多种遗传性疾病,为家庭提供更全面的生育指导。
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挑战
近年来,基因测序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约为157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将增长至377亿美元。中国基因测序市场占全球市场的10.13%,预计2026年将增长至42.35亿美元。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基因测序服务在医疗健康、农业、法医、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技术方面,高通量测序等核心技术仍需持续创新;资本方面,设备研发和维护成本高昂,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监管方面,基因测序产品和服务需要符合严格的法律法规和伦理标准。
未来展望
随着精准医疗理念的深入发展,基因测序技术将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西安区域医学检验中心基因测序中心的建设,将使基因检测价格降低50%、报告时间缩短50%,这将为更多患者提供便捷的精准医疗服务。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成本的持续降低,基因测序技术有望成为临床常规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