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陈皮:从百年贡品到百亿产业
新会陈皮:从百年贡品到百亿产业
“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这句流传已久的说法,道出了新会陈皮的珍贵价值。作为广东江门新会区的特产,新会陈皮不仅是传统的中药材,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承载着千年的历史积淀。
独特的制作工艺
新会陈皮的制作工艺严格而考究,从选材到成品,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首先,必须选用新会当地种植的茶枝柑,这种柑橘在新会独特的地理环境中生长,品质卓越。采摘后的茶枝柑经过开皮、晒制等环节,果皮被割成三瓣状,工人将其翻起,整齐摆放在架子上,等待阳光将水分蒸发,留下浓郁的清香。
然而,这仅仅是开始。只有在新会地区陈化三年以上的柑皮,才能被称为“新会陈皮”。陈化过程对环境要求极高,需要经历春夏秋冬的冷暖交替,才能使陈皮的香气和药效达到最佳状态。五年以内的陈皮每年要翻晒两次,以保持其干燥。随着陈化时间的增长,陈皮的颜色逐渐加深,油室变得清丽明亮,形成独特的“满天星”效果。
卓越的药用价值
新会陈皮的药用价值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描述其“橘皮纹粗,黄而厚,内多白膜,辛香燥散,苦辛而温”,这不仅描绘了新会陈皮的外观特征,也揭示了其内在的药理特性。新会陈皮富含挥发油和黄酮类物质,这些活性成分使其在止咳化痰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在中医理论中,新会陈皮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肺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它不仅适用于治疗咳嗽、多痰等呼吸道疾病,还能改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问题。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新会陈皮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重功效,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
产业发展的辉煌成就
近年来,新会陈皮产业蓬勃发展,已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据统计,2023年新会区新会柑种植面积达14.3万亩,鲜果产量15.03万吨,产出新会柑皮约7500吨,全产业链总产值超过230亿元。新会陈皮产业不仅带动了7万多人就业,还创造了15亿元以上的直接收益。
新会陈皮产业的成功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新会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陈皮产业发展,成功创建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形成集柑橘种苗繁育、陈皮深加工与开发利用等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新会陈皮炮制技艺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进一步提升了其文化价值。
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新会陈皮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既可入馔,又可制茶,还能入药。在广东地区,新会陈皮常被用作烹饪调味料,如陈皮八宝鸭、陈皮牛肉丸等传统名菜,都能体现出其独特的风味。此外,新会陈皮还被广泛应用于养生保健领域,特别是在潮湿多雨的夏季,饮用新会陈皮茶能有效祛除体内湿气,调理脾胃功能。
以下是几个实用的新会陈皮养生茶饮配方:
- 祛风寒:葱姜陈皮水
- 原料:3片去皮生姜、3个葱白根须、1片陈皮
- 做法:陈皮冷水下锅煮5分钟,之后放入葱姜,煮3分钟
- 注意:饮用后注意保暖,避免受风
- 祛湿气:薏米陈皮水
- 原料:陈皮10g、薏米30g
- 做法:陈皮、薏米分别洗净,薏米浸泡30分钟后加入陈皮,大火煮20分钟
- 健脾胃:陈皮三仙饮
- 原料:陈皮10g、焦山楂15g、炒麦芽10g、炒谷芽10g
- 做法:将所有材料用沸水闷泡10分钟后饮用
新会陈皮不仅是一种中药材,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它见证了新会地区的历史变迁,承载着岭南人民的智慧结晶。如今,新会陈皮产业正以创新的姿态,将这份文化遗产发扬光大,为人们的健康生活持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