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右腹部疼痛的病因、症状与治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右腹部疼痛的病因、症状与治疗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youlai.cn/baike/msymptom/FRw3f1ROzM.html

右腹部疼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本文将详细介绍右腹部疼痛的病因、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建议,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症状并及时就医。

概述

右腹部疼痛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症状,其诱发因素有很多,可以由右侧腹部脏器疾病引起,也可以由右侧腹腔外脏器及全身疾病引起。右腹痛的性质和程度既受病变性质和病变严重程度影响,也受神经和心理因素影响。由于右腹痛的病因较多,病理机制复杂,因此,必须认真了解病史,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并结合病理生理改变进行综合分析。

右腹部包括右上腹及右下腹,右上腹腹痛常见的病因包括肝脏的炎症、肿瘤、脓肿,胆道的炎症、结石、肿瘤;右下腹腹痛常见的病因包括阑尾的炎症及肿瘤,肠道的炎症、肿瘤、缺血,右侧输尿管的结石、炎症以及右侧卵巢的疾病。

根据右侧腹痛发生的急性及慢性,急性腹痛的病因常为腹腔急性炎症,空腔脏器穿孔、梗阻、脏器扭转或破裂、腹膜炎症、腹壁疾病、胸腔疾病、全身性疾病。慢性腹痛常为慢性炎症、消化道功能障碍、慢性溃疡、慢性梗阻、脏器包膜的牵张、中毒及肿瘤压迫。

右腹部疼痛发生的机制主要有三种:内脏性腹痛、躯体性腹痛及牵涉痛。右腹部疼痛的症状和腹痛部位、诱发因素、性质程度、发作时间、体位关系等均有关。

右腹部疼痛的治疗主要是对导致腹痛的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对于疼痛症状的治疗主要是使用镇痛药物进行缓解。

病因

造成右腹部疼痛的原因较多,位于人体右侧的腹腔脏器病变均可引起右腹部的急慢性疼痛,如肝脏、胆囊、胆道、胰头部、十二指肠、右肾、结肠肝区、部分升结肠、回盲部(盲肠、回肠末段)、阑尾、右侧卵巢及输卵管、右输尿管等处的病变。部分右腹痛还可是右腹周围脏器病变的牵涉痛、放射痛,如重症肺炎、急性胰腺炎。手术、外伤等情况也可引发患者的右腹部疼痛。

急性右腹痛

  • 腹腔器官急性炎症:急性肠炎、急性胰腺炎、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等出现后,会导致急性腹痛。
  • 空腔脏器阻塞或扩张:包括肠梗阻、肠套叠、胆道结石、胆道蛔虫症、泌尿系统结石等疾病。
  • 脏器扭转或破裂:肠扭转绞窄性肠梗阻、肠穿孔、肠系膜或大网膜扭转、卵巢囊肿蒂扭转、肝破裂、脾破裂、异位妊娠破裂等。
  • 腹膜炎症:多由肠穿孔引起,少部分为自发性腹膜炎。
  • 腹腔内血管阻塞:缺血性肠病、腹主动脉瘤及门静脉血栓形成等。
  • 腹壁疾病:腹壁挫伤、脓肿及腹壁皮肤带状疱疹。
  • 胸腔疾病所致腹部牵涉痛:大叶性肺炎、肺梗死、胸膜炎、食管裂孔疝、胸椎结核。
  • 全身性疾病所致腹痛:腹型过敏性紫癜、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铅中毒、血卟啉病等。

慢性右腹痛

  • 腹腔脏器慢性炎症:十二指肠炎、慢性胆囊炎及胆道感染、结核性腹膜炎等。
  • 消化道运动障碍:功能性消化不良、胆道运动功能障碍等。
  • 十二指肠溃疡
  • 腹腔脏器扭转或梗阻:肠扭转、慢性肠梗阻。
  • 脏器包膜的牵张:实质性器官因病变肿胀,导致包膜张力增加而发生的腹痛,如肝淤血、肝炎、肝脓肿、肝癌等。
  • 中毒与代谢障碍:铅中毒、尿毒症等。
  • 肿瘤压迫及浸润:以恶性肿瘤居多,与肿瘤不断生长、压迫和侵犯感觉神经有关。

非疾病因素

腹部外伤、挫伤、枪弹伤、爆炸伤、医疗操作(腹腔抽液、肝穿刺)等非疾病因素,也可引起右腹部腹痛。

症状

右腹部疼痛的症状根据患者的原发病不同,疼痛部位及疼痛性质不同。

症状分类

  • 内脏性腹痛:疼痛部位不确切,接近腹中线;疼痛感觉模糊,多为痉挛、不适、钝痛、灼痛;常伴恶心、呕吐、出汗等其他自主神经兴奋症状。
  • 躯体性腹痛:是由来自腹膜壁层及腹壁的痛觉信号,经体神经传至脊神经根,反映到相应脊髓节段所支配的皮肤所引起。其特点是定位准确;程度剧烈而持续;可有局部腹肌强直;腹痛可因咳嗽、体位变化而加重。
  • 牵涉痛:指内脏性疼痛牵涉到身体体表部位,即内脏痛觉信号传至相应脊髓节段,引起该节段支配的体表部位疼痛。其特点是定位明确;疼痛剧烈;有压痛、肌紧张及感觉过敏等。

典型症状

  • 急性消化道溃疡穿孔,可表现为突发的刀割样痛或灼烧样痛。
  • 慢性消化道炎症或者溃疡,可表现为持续性隐痛或不适感。
  •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可表现为持续性、广泛性剧烈腹痛,同时患者可伴有腹壁紧张或者板样强直。
  • 实质脏器包膜牵张多表现为局部胀痛。
  • 结石多表现为阵发性绞痛,且疼痛剧烈。

伴随症状

  • 右腹痛伴发热、寒战:提示有炎症存在,见于急性胆道感染、胆囊炎、肝脓肿、腹腔脓肿,也可见于腹腔外感染性疾病。
  • 右腹痛伴黄疸:可能与肝胆胰疾病有关,急性溶血性贫血也可出现腹痛与黄疸。
  • 右腹痛伴休克、贫血:可能是腹腔脏器破裂(如肝或异位妊娠破裂);无贫血者则见于肠穿孔、绞窄性肠梗阻、肠扭转、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等。腹腔外疾病如大叶性肺炎也可有腹痛与休克,应特别警锡。
  • 右腹痛伴呕吐、反酸:提示食管、胃肠病变,呕吐量大提示胃肠道梗阻;伴反酸、吸气则提示胃、十二指肠溃疡或胃炎。
  • 右腹痛伴腹泻:提示消化吸收障碍或肠道炎症、溃疡或肿瘤。
  • 右腹痛伴血尿:可能为泌尿系疾病,如泌尿系结石。

就医指南

右腹部疼痛患者需要尽早就医,完善相关检查,尽早明确导致腹痛的病因,避免病情进展,危及生命。

就医指征

  • 当患者出现以下临床症状表现时,应该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 长期或反复右腹部疼痛,最近疼痛感有逐渐加重的迹象。

  • 右腹痛伴食欲减退、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时。

  • 右腹痛伴腹部肿块时。

  • 右腹痛伴大便异常、腹泻、便血、排脓血便等症状时。

  • 右腹痛伴排尿异常,如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时。

  • 右腹痛伴女性腰腹酸胀、月经异常等症状时。

  • 右腹痛伴营养不良、乏力、消瘦、发热、贫血等全身症状时

  • 右腹痛伴结核病史或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长期发热、夜间睡眠盗汗等症状时。

  • 当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应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就治或拔打120急救电话:

  • 有生食鱼肉史,疫区疫水接触史,反复右上腹不适或钻顶样疼痛、粪便排虫。

  • 突发持续寒战、高热、恶心、呕吐、剧烈右上腹痛或皮肤发黄等症状时。

  • 肝癌病人如突发剧烈的右上腹痛,患者面色苍白或昏迷。

  • 突发转移性右下腹痛、发热,须警惕急性阑尾炎的可能。

  • 右侧腹股沟疝的儿童或成年人,疝块突然增大、变硬、不能回纳、有触痛,出现剧烈右腹痛、恶心、呕吐、发烧、烦躁不安等表现时。

  • 经期或育龄期妇女突发右下腹剧痛、阴道流血、休克等情况时。

  • 突发右侧腰腹痛,出现血尿、肾区压痛时。

就诊科室

  • 如果患者出现血压低、心率快的情况,立刻送往急诊科就医。
  • 如果患者腹痛症状频发,建议患者前往消化内科或者普外科就医。
  • 如果患者在出现腹痛症状时,伴有阴道流血,建议患者前往妇科就医。
  • 如果患者在出现腹痛症状时伴有尿血,建议患者前往肾内科或者泌尿外科就医。

医生询问病情

  • 患者若为女性,月经史、性生活史情况如何?
  • 腹痛出现是否存在规律?(如常发生在饭后或者饥饿)
  • 既往病史?(如肝炎、胆结石等)
  • 疼痛的强度和具体位置,以及疼痛加重的原因?(如体位改变、按压等)
  • 疼痛是什么性质的?是绞痛、刺痛、剧痛、隐痛,还是其它的痛感?仅由右腹部疼痛吗?还有其他部位疼痛吗?

需要做的检查

  • 腹部CT及腹部超声:该检查为影像学检查,可以检查患者体内相关脏器的形态学改变,对于炎症和肿瘤的诊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 腹部核磁共振检查:该检查为影像学检查,对于体内脏器的坏死、损伤及积水情况的检查效果优于CT和超声。
  • 血液检查:可以检查的项目包括血常规、肿瘤标志物、转氨酶水平等,对于明确炎症、肿瘤及肝功能异常疾病具有很高的价值。
  • 抗原抗体检查:主要针对病毒性肝炎进行检查,已明确患者存在的肝炎病史。

诊断标准

  • 通过临床表现,即患者腹痛的特点、位置、诱发加重的因素等各种性质,初步诊断右腹部疼痛的原因。
  • 结合病史、CT、核磁、超声、血液检查等各种检查,可明确诊断右腹部疼痛病因。

治疗

右腹部疼痛的治疗主要是针对原发病的治疗,对于疼痛难忍和疼痛不影响对原发病诊断者,可以先针对疼痛进行治疗。

家庭处理

右腹部疼痛患者应镇静、休息,尽量减少活动,同时尽快就医。患者在就医之前,不可自行服用镇痛镇静药物,以免掩盖症状,影响医生做出诊断。

到院治疗

  • 一般治疗:进行吸氧、监护、止血、输血、输液及对症和病因治疗。
  • 药物治疗
  • 头孢呋辛酯:该药物为广谱抗生素,可以适用于伴有感染的炎症患者,以消除炎症来减少炎症对神经的刺激,减缓腹痛。
  • 干扰素:该药物为抗病毒药物,适用于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腹痛,以消除病毒性肝炎来消除腹痛的症状。
  • 布洛芬:该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产生镇痛、抗炎作用。对于腹痛症状具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作用。
  • 手术治疗:对于空腔脏器穿孔、异位妊娠、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缺血性肠梗阻等较严重疾病引起的腹痛,应尽快进行手术治疗。对于腹腔内肿瘤引起的腹痛,在明确诊断后择期进行手术治疗。

饮食调理

  • 对于胃肠道肿瘤及梗阻,治疗原发病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在术后可以饮食时,应当首先选择流食或者半流食,如鸡蛋汤、粥等。
  • 老年人出现右侧腹痛的患者,日常饮食中应该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如鱼肉、粗粮等。
  • 少吃油腻、甜腻食物,如动物内脏、奶油等,注意饮食时的卫生。
  • 平时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比如瘦肉、鱼肉、鸡肉、绿叶蔬菜、胡萝ト等。

护理

右腹部疼痛患者在生活上进行相应的护理,可以把导致腹痛的因素降低到最低限度,对症状的消除或疾病的恢复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日常护理

  • 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健康和卫生,避免过量饮酒及长期进食油腻食物,避免长时间禁食,少食多餐为宜。
  • 患者再次发生右侧腹痛时,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果患者出现阴道流血、血压下降、心率升高,应立即告知医生。
  • 患者再次发生右侧腹痛时,要尽量使患者处于舒服的体位,避免因体位原因引起腹痛加重。

病情监测

密切关注患者右侧腹痛的程度、牵涉范围等,以及心率、血压情况等,同时积极完善相关检查,尽早确定患者的病因。

心理护理

右侧腹痛患者可能会因疼痛出现精神紧张,家人应细心、耐心安慰,消除其紧张情绪,使患者配合医生治疗。同时,部分腹痛患者腹痛症状本身是由于心理因素带来的肠道功能紊乱引发,此时更要注意患者的心理情况。

预防措施

  • 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健康和卫生,勤洗手。
  • 少食多餐,避免一次进食太多油腻食物,饮食上要以膳食纤维为主。
  • 适当锻炼,增强身体整体素质。
  • 有性生活的育龄期女性,如月经周期发生变化,需要尽早去医院检查。
  • 保持心情愉快、戒烟戒酒。
  •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腹部脏器疾病,早期治疗,预防右腹痛的出现。

重要提醒:可以导致右腹部疼痛的疾病很多,患者在发生右腹部疼痛时,切不可因疼痛可以忍受就大意,需要及时就医,以免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