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生推荐:如何通过饮食预防肾衰
北京协和医生推荐:如何通过饮食预防肾衰
北京协和医院专家最新发布的肾脏健康饮食指南指出,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可以有效预防肾功能衰竭。具体来说,应采取低蛋白、高钾低钠的饮食模式,并遵循健康膳食原则。这些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保护肾脏健康。
高钾低钠饮食:肾脏健康的基石
研究表明,合理的饮食结构对肾脏健康至关重要。《美国肾病协会杂志》的研究发现,高钾低钠的饮食模式可以显著降低肾脏病的发病率。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每日钾摄入量为3500mg,钠摄入量应低于2.3g(相当于约5g盐)。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摄入的钠主要来自加工食品和烹饪时添加的盐,而天然食物中的钠含量相对较低。例如,两片火腿含有32mmol钠,仅4mmol钾;而一个橙子不含钠却含有6mmol钾。因此,建议多吃天然食物,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
国人膳食中钾的主要来源是主食,这表明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明显不足。实际上,许多食物都富含钾,如带皮土豆、红薯、全谷物、豆类、西红柿、橙子、牛油果、果干以及海产品等。
健康膳食模式:全面守护肾脏健康
2022年发表在《美国肾脏病学会临床杂志》的研究显示,健康膳食模式可以减少30%的慢性肾脏病发生风险。这种饮食模式强调:
- 多吃全谷物、蔬菜、水果、豆类和鱼类
- 少吃红肉和加工肉类
- 减少盐和含糖饮料的摄入
地中海饮食和DASH饮食是两种被广泛研究证实对肾脏有益的饮食模式。它们都强调植物性食物的摄入,限制高脂肪和高盐食品。
低蛋白饮食:肾病患者的特殊需求
对于已经患有慢性肾脏病的患者,低蛋白饮食尤为重要。蛋白质代谢产生的氨需要通过肾脏排出,过多的蛋白质摄入会加重肾脏负担。研究显示,蛋白质摄入量与肾功能下降速度呈正相关。
慢性肾病患者应根据病情阶段调整蛋白质摄入量。早期阶段推荐每日摄入蛋白质为0.60.8g/kg。例如,一个60kg的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控制在3648g。这相当于1个鸡蛋(7g)+1杯牛奶(8g)+2两肉(12g)+2个馒头(7g)的总量。
优质蛋白应占总蛋白摄入量的50%以上,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和大豆。动物性蛋白中,白肉(如鱼肉、鸡肉)优于红肉(如猪肉、牛肉)。蛋类每天摄入量不应超过1个,奶类不超过300ml。植物性蛋白如大豆及其制品也是重要的蛋白质来源。
特殊注意事项
钾的摄入:肾功能减退会影响钾的排泄,患者需谨慎摄入高钾食物,如香蕉、橘子、深绿色蔬菜等。蔬菜建议焯水后食用。
磷的摄入:终末期肾病患者常伴有高磷血症,需限制奶制品、坚果、粗粮等高磷食物的摄入。
盐的摄入:慢性肾脏病患者常合并高血压和水肿,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g以下,水肿患者更应严格限制。
个体化饮食管理
肾病患者的饮食管理是一个复杂且个性化的过程,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肾功能水平及其他健康状况进行调整。建议在专业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制定饮食计划,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专家团队提醒,饮食控制不仅仅是限制某些食物的摄入,还需要综合考虑营养均衡和患者的整体健康状态。通过合理的饮食管理,可以有效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肾功能衰竭是一种严重的肾脏疾病,但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预防和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发病风险,延缓病情进展。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肾脏健康,从日常饮食做起,守护自己的生命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