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宁寿宫花园的秘密
北京故宫:宁寿宫花园的秘密
北京故宫的东北角,藏着一座被誉为“乾隆花园”的宁寿宫花园。这座建于乾隆年间的皇家园林,不仅是乾隆皇帝为自己退位后准备的颐养之所,更是一座集建筑、园林、装饰艺术于一体的清代宫廷艺术瑰宝。
四进院落,各具特色
宁寿宫花园南北长160米,东西宽约40米,由风格迥异的四进院落组成。第一进院落以古华轩为中心,轩前一株古楸树,轩因此得名。轩东山峦上有承露台,轩西为凿有流杯渠的禊赏亭,亭北山上有旭辉庭。轩南有假山,其间有曲径。轩东南角有曲廊、矩亭、抑斋围成的小院,院内东南堆砌假山,山上小亭名“撷芳亭”。
第二进院落则以遂初堂为主体,东西有配房,转角廊、倒座廊将正房、配房、垂花门联为一体,是个典型的三合院。院中湖石点景,花木三五。第三进院落以山景为主,模仿的是苏州名园狮子林中的假山造型。第四进院落突出表现的是建筑趣味,符望阁、碧螺亭、云光楼、玉粹轩、倦勤斋,建筑从布局到形制均来自乾隆自己早年设计营造的建福宫花园。
精妙绝伦的建筑艺术
宁寿宫花园的建筑布局和装饰艺术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屋顶类型力求变化,色彩丰富,有黄、绿、蓝、紫、翠蓝等色,梁枋彩绘大量使用了金线苏式彩画。中轴线布置有变化,后半部轴线略东移。整座花园既有私家园林玲珑秀巧的风貌,又与皇宫华贵富丽的氛围相协调。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符望阁。符望阁位于倦勤斋南面,是整个乾隆花园中体量最大、最高的建筑,在第四进院落中占据中心位置,重檐方殿。登上顶层,整个花园景色尽收眼底,近可观假山叠石、游廊兰亭,远可眺宫殿重重甚至北海、景山。符望阁的内檐装修更是复杂之极,其分隔空间的数量和布局远比倦勤斋曲折繁复得多,行走其间常令人恍然不知身在何处,因此长期以来被称为“迷楼”。
保护与传承
自2001年起,美国世界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与故宫博物院合作,对宁寿宫花园进行保护和复原。第一阶段倦勤斋的修复长达七年,当乾隆时代美丽奢华的宫廷内檐装饰原汁原味地展现时,令世界赞叹。2010年,乾隆花园修复成果及部分文物在美国四个博物馆巡回展出,反响热烈。2014年,首都博物馆举办的《长宜茀禄:乾隆花园的秘密》展也吸引观众无数。
游览建议
宁寿宫花园位于故宫东北角,从午门进入后,沿着东侧的长廊一直走,经过珍宝馆,就可以到达宁寿宫花园。建议在参观故宫时留出足够的时间,细细品味这座精妙绝伦的皇家园林。同时,也可以关注故宫博物院的官方网站或官方微信公众号,及时了解开放动态和临时调整信息。
宁寿宫花园不仅是乾隆个人喜好的体现,更是研究清代宫廷生活的重要遗存。其建筑、装饰、园林设计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是了解清代宫廷文化和艺术的绝佳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