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凯恩:黑暗中的追梦者,用音乐点亮人生
萧凯恩:黑暗中的追梦者,用音乐点亮人生
2024年4月8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办的“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评选”揭晓,来自香港的视障歌唱演员萧凯恩荣获这一殊荣。颁奖词中这样写道:“假如给她三天光明。第一天她要好好看父母;第二天,她会登上山顶,眺望维港,从日落到日出;第三天她要走更远去看望她歌唱过的英雄和大好河山。”
这位90后的女孩,三个月大时因眼癌摘除眼球,却在黑暗中追逐音乐梦想,用歌声照亮了自己的人生,也温暖了无数人的心灵。
音乐之路:用努力突破不可能
萧凯恩的音乐之路始于儿时对歌声的热爱。5岁时,她曾问爸爸:“看不见是不是就没有用?”如今,她用自己的经历给出了最有力的回答:“天生我材必有用!”
学钢琴时,很多老师都不相信视障人士能学会。但萧凯恩没有放弃,她通过摸盲文乐谱和听录音反复背诵,一点一点掌握了演奏技巧。学习唱歌时,她不仅要背旋律和歌词,还要学习多种语言的发音,最终以优异表现赢得超过70个音乐比赛奖项。
2010年,萧凯恩创造了历史,成为近20年来全球首位考取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第八级乐理的视障人士。随后,她又成为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首位视障毕业生。目前,她正在香港演艺学院攻读音乐硕士学位,继续在音乐道路上追求卓越。
公益之路:用音乐传递爱与希望
萧凯恩不仅在音乐上追求卓越,更将音乐作为传递爱与希望的桥梁。她经常参加义演筹集善款,帮助残障人士。她还曾不怕艰苦,前往贫困山区教孩子们音乐,用自己的经历鼓励他们追求梦想。
2023年11月11日“器官捐赠日”,萧凯恩担任活动大使并演唱《让爱照亮全世界》。她还曾赴澳洲悉尼的康恩关怀中心,鼓励当地华人癌症患者,用自己的故事给予他们力量。
萧凯恩说:“我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经历去鼓励更多年轻人,因为每个人都要自己面对不同的挑战或困难,希望他们可以勇敢去面对。”她的目标是在未来开设包容不同学生的音乐学校,为更多孩子提供实现音乐梦想的机会。
舞台上的追梦人:不断突破自我
在香港演艺学院进修期间,萧凯恩像一块海绵一样吸收新知。她不仅在声乐上精益求精,还积极投身音乐剧表演,精进演技。她曾在《仲夏夜之梦》选段中扮演王后,在香港大会堂音乐厅举办个人首场音乐会“乐悠心声”,并在《费加洛的婚禮》选段中饰演伯爵夫人,在《蝙蝠》中演绎男爵夫人。
为了更好地诠释角色,她做了大量资料收集工作。比如在饰演伯爵夫人时,她了解到这些女性除了照顾孩子,还热衷于慈善事业,资助艺术家和作家创作。这让她深刻体会到,慈善事业早在几个世纪前就已经存在,而这种精神一直延续至今。
在表演中运用表情是她面临的另一大挑战。由于看不到镜子,她只能通过想象来练习表情变化。她会回忆自己经历过的不开心的事情,来帮助自己更好地诠释角色的复杂情绪。
萧凯恩的故事是关于坚持、勇气和奉献的生动写照。她用音乐照亮了自己的人生,也温暖了无数人的心灵。正如她所说:“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你努力,就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人。”这位在黑暗中追逐音乐梦想的姑娘,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