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小:从放牛娃到抗日小英雄
王二小:从放牛娃到抗日小英雄
1941年9月16日,河北省平山县南滚龙沟村附近的山坡上,一个13岁的少年正在放牛。突然,他发现了一队日军正悄悄向村子逼近。这个少年名叫阎富华,但人们更熟悉他的另一个名字——王二小。
英雄的诞生
王二小1929年出生在平山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1岁时,他就担任了村里的儿童团团长,经常带领小伙伴们站岗放哨,检查路条。别看他年纪小,可干起革命工作来一点也不含糊。
1941年9月16日这天,王二小带着史林山一起放牛。眼尖的他发现远处有日军进村扫荡,立刻意识到情况危急。他对史林山说:“你快回去报信,我来引开敌人。”
年仅13岁的王二小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冷静和机智。他故意让敌人发现自己,然后装作害怕的样子逃跑。日军以为他只是个普通的孩子,就让他带路。王二小带着敌人在山里转圈,尽量拖延时间,让乡亲们有更多的时间转移。
最终,他成功地将敌人引入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日军发现上当后,恼羞成怒,将刺刀从王二小的后背刺穿胸膛,残忍地杀害了他。
一首传唱至今的歌
王二小的事迹很快在根据地传开,感动了无数人。著名作曲家方冰和李劫夫听说了这个故事,深受触动,连夜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很快在全国流传开来,激励了无数青少年投身抗日斗争。
平山县也为王二小修建了纪念馆,馆内陈列着他的遗物和相关资料,每年都有大批学生和游客前来参观,缅怀这位小英雄。
58年的守望
在王二小牺牲的见证者中,史林山老人的故事格外感人。当年,正是王二小让他回去报信,自己却选择了留下。这份恩情,史林山一直铭记在心。
从王二小牺牲的那一刻起,史林山就开始为他守墓。这一守,就是58年。每天,他都会来到墓前,擦拭墓碑,拔掉杂草,有时还会跟“二哥”说说话。
史林山老人常说:“二哥永远停留在了13岁,但他13岁的身躯就是一座不朽的丰碑。”他坚持学习普通话,向每一位来访的游客讲述王二小的事迹,让这份红色记忆代代相传。
80年过去了,王二小的故事仍在继续。他不仅是一个人,更是一种精神,一种象征,一个时代的印记。正如史林山老人所说:“星星火也具有燎原势,如今各地都在涌现‘王二小’,这是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弘扬。”